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挂靠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信息网-中国建造师网

热门关键词: 

  在不少人眼中,这个提问是非常冒犯的。因为它预设了一个立场,选择结婚才是一种正常的状态,如果拒绝进入婚姻,那一定是有问题的,可能是被男人伤害过,也可能是原生家庭影响等等。

  就连上野千鹤子都要受到这种建构压迫结构的审视,可想而知当下秉持着不婚主义的独立青年们所面对的压力。

  在杭州市民政局公布的2019年-2022年的婚姻登记数据中,女性初婚年龄4年持续推迟了0.9岁,而男性4年持续推迟了0.6岁。

  不以婚否作为评判人生成败的标尺,尊重每一个人婚或者不婚的权利,宽容其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才称得上是一个单身友好的社会。

  “小时候总有那么一个亲戚,二十几岁了还没结婚只有过年才能看到,现在好了,我成了那个亲戚了。”

  这是很多网友调侃自己单身的金句。但玩笑的背后,是大龄单身人士每年过年回家不受待见,不被理解的辛酸。

  于是,各种版本的《当代年轻人过年怼亲戚指南》成为过年期间的流量密码,每一个帖子下面都住着无数被催婚的可怜人。

  爱不爱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婚结了;过的幸福不幸福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婚结了;有钱没钱不重要,重要的是把婚结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显示,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其中男性为29.38岁,女性为27.95岁。相比201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推迟了3.78岁,其中男性推迟3.63岁、女性推迟3.95岁。

  在70年代,25岁结婚已经是晚婚,一辈子不结婚的更是少之又少。很多长辈至今无法理解当下的年轻人为什么不想结婚了,因为在他们那代人的观念中,人都是必须结婚的,不结婚的人是极其少数的或是不正常的。

  但当下的年轻人更加关注个体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他们开始更注重个人体验,倾向于有价值的,能丰富个人内心层面的东西。

  前段时间,一个“不婚主义的小姨过年给孩子发红包”的视频火了。视频中的她满脸从容的微笑,举止优雅,手里数着给孩子们的红包钱。

  她的状态满足了很多人对不婚的美好想象:没有家庭主妇的疲态,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一个人过得精致又自由。

  她努力经营着自己的单身生活,有一个自己的小私心:为了让现在正在单身的人和害怕一个人生活的年轻女孩们觉得:

  2016年,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出版的《低欲望社会》描绘了35岁以下的日本青年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不愿结婚生子,背负房贷的无力感。

  结婚成本过高和社会竞争压力大大抑制了结婚意愿。很多网友吐槽,赚的钱养活自己就不错了,实在是负担不了更多。

  房价的上涨给人们造成了两方面的压力:一方面,结婚成本大幅提高,人们对结婚的需求会减少;另一方面,年轻人倾向于更晚结婚以积累住房资金。

  由36氪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轻人买房报告》显示,恋爱中有结婚打算的男生买房比例为30.64%,高于女生的26.21%;而恋爱中无结婚打算的女生买房比例为20.73%,高于男生的19.33%。

  这一数据表明,当男生有结婚打算时,偏向做出买房的决策,有房则更有结婚的底气。然而,恋爱中无结婚打算时,女生买房的比例超过男生,这说明相比不稳定恋爱关系,房子更能够给予女生安全感,让女生更有底气不走入婚姻。

  24岁的东北女孩番茄,在就读研究生期间就买了房。虽然还没毕业就背上房贷,还从此过上了每天只花10块钱的低物欲生活,但她自得其乐。因为有了房子,就有了安身之所,内心特别有安全感。

  正如荒川和久在《超单身社会》所说,“结婚本来就不是法律规定的义务,而是尊重个人意愿、不受他人所迫的权利。此外,养育自己的孩子也不是身为人唯一的社会价值。”

  从男性角度看,选择不结婚是因为“看不到自己的未来,在经济不稳定的状态下是不能结婚的”;女性选择不结婚,是因为她们担心一结婚就会失去自由,就会面对职场和家庭的两难选择。

  当人们开始用清醒的头脑思考为什么要进入婚姻时,要做出决定反而是很难的,这背后是一系列关乎于利益、金钱、平等以及福利制度的极限拉扯。

  有网友吐槽说,“结婚结婚,昏了头才选择结婚。”至少,要说服当代年轻人走入婚姻,一句“时候到了”,显然是不够的。

  还不至于,但“单身社会”是线年,美国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里南伯格在其《单身社会》着作中,将“单身人口在大城市里越来越多并逐渐赶超核心家庭数量”的社会定义为“单身社会”。

  以美国为例,在1950年代,美国人口中只有22%的人过着单身生活,到2010年代初,超过一半的美国人处于单身,其中3100万人独自生活,这差不多占到了美国成年人口的1/7。

  并且,单身的情况和原因也分很多种。有研究者指出,单身人士有两类,第一种是“自愿单身人士”,他们对自己的感情状态满意,且当下没有寻求伴侣的打算。另一种是“因故单身人士”,也就是想要结婚、正在寻求结婚机会的人。

  不以婚否作为评判人生成败的标尺,尊重每一个人婚或者不婚的权利,宽容其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才称得上是一个单身友好的社会。

  “我们要想在老龄化社会中活下去,就必须要有思想准备。独自生活绝不仅仅是不结婚导致的问题,并非结婚了就有光明的未来。”

  点击链接即可了解,【2023社没共读会,开启报名,2月26日开营 】一年深读12本书,每月1本。其中包含12本自我关系、人际关系、社会人心、社会趋势的书,如《被讨厌的勇气》《认知觉醒》《亲密关系》《非暴力沟通》《社会心理学》《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等

  如果你对【2023社没共读会】感兴趣,欢迎加入共读会的交流群,第一时间获取共读会的信息和最新福利优惠。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