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功评奖请把有功人员“亮出来”
近段时间,《榜样8》在央视盛大播出、中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0周年纪念暨表彰大会顺利召开……新年伊始,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在各领域各单位火热展开。他们走上舞台、走进银幕、走到生活,亮出了他们的感人事迹、崇高品质和真挚情感,收获大量网民点赞。
神州大地上时代楷模层出不穷,重大先进典型不断涌现,他们是有形的正能量,也是鲜活的价值观,他们的家国情怀和忠诚大爱传扬五洲四海而生生不息。表彰和奖励他们,宣扬他们的事迹,既为肯定成绩与贡献,更为树立榜样和导向,培育和塑造更多的先进典型。
新年伊始,写着评功评奖人员名单的奖励通令也陆续下发连队。被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大多是在推进部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生动实践中涌现的先进典型。评功评奖里的“评”字环节已经落下帷幕,但这不代表评功评奖的结束。
榜样的故事,浓缩着部队的奋斗历程,反映着官兵的精神面貌。宣传好官兵身边的典型,加大对其事迹、成绩、精神、品质的宣传力度,对树立为战导向、激发向战热情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也为单位人才队伍建设强基固本。发掘典型,树立标杆,弘扬正气,让好的榜样成为最好的引导,让好的楷模成为最好的说服,就一定会产生哪里有榜样哪里就有新气象的化学反应。
翻开历史可以发现,把有功人员亮出来是我党我军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解放战争时期开展的“立功运动”构成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三把钥匙”之一,为激励革命战士、人民群众投身抗战,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巨大贡献。其中一条准则“迅速真实记功、及时公正评功、隆重庄严奖功、广泛热烈庆功”让立功运动焕发着生机与活力。
奖功和庆功,就是为有功者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彰显其功劳、分享其事迹,是立功运动激励作用发挥成效的关键一环。当时,山东平邑一区的担架队获得了“陈毅担架队”的称号后,当地各级代表和秧歌队齐向他们鞠躬祝贺,在敲锣打鼓中把他们迎送回家。
在立功运动感染与激励下,抗战积极性日益高涨。每次奖功和庆功之后,“新的积极分子源源不断的出现,老的积极分子也逐渐提高”。可见,“人人想立功、事事想立功”的背后是评功评奖激励作用的最大化发挥。
新时代也有新变化,“亮出来”的形式更多,方法也更多,荣誉感和感召力结合也更加紧密,不再局限在奖功和庆功上。真真正正做到让先进典型走出功劳簿、走进生活中、走到活动里、走向岗位上,亮出个人特色,在勉励先进典型再突破的同时,又激发出广大官兵见贤思齐的行动自觉。
“亮”在日常生活中,强化营区氛围感塑造,结合电子屏幕、橱窗灯箱、荣誉场馆、广播漫画等载体,利用官兵微讲堂、点名小插曲等阵地多角度亮出先进典型的人物事迹和功劳成就,实现纸上有文、屏幕有影、广播有声、官兵有反响;“亮”在大型活动里,将先进典型宣传和开展的各类活动紧密融合,在先进事迹报告会、表彰大会等活动中突出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和精神品质,在点滴小事中说明、从细微动人处升华,达到直抵人心、引发共鸣的效果;“亮”在本职岗位里,发挥先进典型在业务工作中的领头羊作用,给予施展能力的平台和舞台,让其在找到自豪感的同时,带动单位业务水平跃上新台阶。
我们相信,用先进典型的“身边事”感染带动“身边人”,把“看得见的哲理”变成“照着做的行动”,用一种人生启迪另一种人生,让正能量花开遍地,芬芳四溢,形成见贤思齐、蔚然成风的生动局面,每个人都将成为“了不起的你”,每个人都有“亮出来”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