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挂靠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信息网-中国建造师网

热门关键词: 

  10月17日,脱贫剧《那山那海》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首播,在各网络端口的完播率达到了60%。长江日报读+近日采访了导演张卫,他表示整部剧讲了两个字——“造血”,脱贫得找到长期致富的路子,老百姓自身很重要。

  《那山那海》讲的是观风寨雷家三兄弟脱贫致富的故事。脱贫剧已有很多,口碑不错、叫得响的也有不少,比如《山海情》《江山如此多娇》等。

  《那山那海》在党的二十大期间推出,中央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一连播放17天,每天稳居全国黄金时段收视率第一,这一成绩实属少见。

  收视高峰有两场戏:一场是山路通了,老大雷铨水一瘸一拐地在新建的公路上奔跑,望着那条蜿蜒于大山的路,他热泪盈眶。有观众给张卫留言:看心碎了。

  另一个收视高峰是婚礼。主角林月仙和老二雷恒水穿着畲族服装,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原汁原味的畲族婚礼。

  网上内容丰富,“弃剧”常见,可《那山那海》创造了另外一个第一——同期完播率(指的是观众从头到尾看完这部电视剧的比例,能反映影视剧的持久吸引力)达到了60%。

  自接到剧本,张卫就琢磨起数字“5”——从职业经验出发,一部剧每逢集数“5”会形成一个小高潮,为此要专门做一些设计。在他看来,收视率高不是碰运气碰出来的,而是得按照影视创作规律办事,对悬念、兴奋点的设置得特别讲究。

  很多年轻人爱看欧美影视剧,张卫说,欧美剧特点是跳跃性强,情节有些“狗血”,对中国大多数人来说,中国化的表达方式更日常、更亲切,更能引起共鸣。有观众给张卫留言,说“想从剧中老二雷恒水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也是家中老二”。

  张卫借鉴了中国章回体小说,比如说《水浒传》。他认为它情节连贯、人物丰满,故事也完整统一,叙事角度不刁钻。总之,讲故事的方式很对老百姓的“胃口”,因为它就是在中国人的行为规范、性格特征、处事风格中形成的,自然能兼顾中国民众全结构性的观赏喜好。

  剧里有一处细节,雷家的灶台上挂了块猪肉,雷母把猪肉拿下来,往锅里擦了擦——算是菜里的一点油星子。

  这个一晃而过的镜头,是张卫加进去的。上山下乡那些年,他亲眼看到农民如此操作。农民一年只杀一次猪,灶台上方那块白花花的肥肉,到年底时已变成黑乎乎的一小块。春节时又杀一口猪,又有了一年白花花的快乐。

  张卫是东南卫视创办后的第一任节目部主任,于1996年创办了《记者行动》栏目,这是一个新闻评论性栏目,要求记者到达现场要比110和120更早,尤其是擅长用悬疑故事的方式做新闻,当时红极一时。

  张卫担任过许多重要岗位的行政职务,但他的兴趣很明确,就是想创作、当导演。导演的类型有很多,有的导影视剧,有的导纪录片,有的导综艺节目,以上几类张卫都干过,而且还都干得很出色,尤其是《发现档案》,这是一档人文地理性的节目,同样也是充满了悬疑气息。

  《那山那海》剧组在高峰时期有二三百号人。他形容“一个导演就是一个统帅”,“领兵”几百人,首先要有大局观,从立项、融资到组成班子、挑演员,包括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宣发,处处要操心,拍得好,他欣喜若狂;哪天进展不顺利,他也会歇斯底里。同时还得在细微处殚精竭虑,更要忍受寂寞和不安。压力有多大?“所有导演都是人前风光人后受罪”。

  张卫:“山”“海”吻合了普通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存观。它具有自然属性,提供了一个空间概念。而且,正所谓“沧海桑田”,“山”“海”给人一种恒定的、稳定的感觉,那么老百姓自然把山海视为离不开的、生活生产的依靠。

  张卫:取景地在福建闽东地区,地形复杂,有山有海。这个剧有两条线,一条是山线,一条是海线。山线就是大哥雷铨水修路的故事,当初下山没有路,雷铨水天天写信要修路,最终有了路。路通了,山下的冰箱电视机送上了山,山上的山货也送到了山下,一系列产业发展随着修路的成功水到渠成。而海线是主人公勇立改革浪潮之巅,抓住产业机遇,创造新财富,带动整个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

  剧里有一句很重要的话,童年时的雷恒水在上课时问老师,山大还是海大?这像是一个哲学命题。雷恒水和林月仙也有段对话,雷恒水说海洋看过去就是平平的,可山路十八弯,地下还有山洞,还会走迷路。他把山说得很丰富,但林月仙告诉他,海底下的山比喜马拉雅还要高,雷恒水听了一头雾水。

  山大还是海大,可比又不可比,没有人能说出准确答案。山大海大,不如人的心大,答案就在人的心里。人要走出大山,走向大海,实际上是走向更大更辽阔的舞台,改变自己的命运。“山”从某种意义上限制了人的想象力,“海”辽阔无垠,因为山的参照,才体现海洋的辽阔、海洋的深邃。

  张卫:走出去是一种方向,但留下来也未必不是一种选择。剧的后面,山里的葡萄、山货通过路输送到山下,输送到福建各地,输送到全国,甚至输送到全世界各地去,这就是山和海连接的纽带。山海互联,山海资源联合,这才是根本性帮助百姓脱贫致富的办法。

  扶贫有不同办法。有的是消费扶贫,帮人卖卖农产品;有的是直接给钱;有的是派人过去。这些都是“输血”。这些方式固然很好,也是不可缺的关键一步,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是给两个钱就能富起来,脱贫最终要靠当地群众的内生动力,调整自身机能,也就是“造血”。《那山那海》讲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造血”。

  “造血”一般靠产业和教育,剧中是在山上搞种植业,在海边搞养殖业,培训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再下乡帮扶。这里还有专门的“科特派”——科技特派员,一些果农专家、水产专家指导农民,给知识给教育,剧中雷德水最后也念上了厦门大学。真正的扶贫要靠老百姓自己,自己把自己武装起来,自己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自己通过劳动改变命运,自己通过观念改变命运。我之前拍过援藏的片子,我的体会就是,扶贫得先输血,再造血,最后满血复活。

  张卫:这部剧里有三个核心,一是宁德元素,这里是“摆脱贫困”重要思想的发祥地。二是海洋文明,并且我们是在海洋经济上做生态文章,当初野生大黄鱼已经濒临绝种了,如今不光研究出来了,还成为中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号称海洋牧场。三是少数民族元素,大家能感受到畲族文化的风情。

  很多国产电视剧展现中原文明、长江文明,对海洋文明就涉及得少了。但不要忘了,中国也是个海洋大国,我们未来的发展走向,就是要跨出陆地,直达太平洋,有说法说21世纪的经济中心在太平洋西岸。当年《闯关东》大热时,曾有人建议我做一个“下南洋”。这话给了我启发,“海洋”在中国的影视创作中不能说没有,而是说非常缺乏。

  张卫:主旋律作品要达到思想性、人民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也就是说,要润物细无声地传递主流价值观,有观赏价值,但又得正大光明。润物细无声就是要含蓄切入,少讲大道理,对主题的处理不要硬邦邦的。正大光明就是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力,同时还不能有那些乱七八糟、狗血的东西。一个“命题作文”,还要入耳入脑入心,我想这是新时期影视创作工作者要面对的一个很大的命题。

  张卫:过去主旋律是一种宣传品,和产品似乎是完全割裂开的。现在的观众要求是很严格的,这个剧符不符合观众的审美情趣,是不是有真情实感,观众会较这个真。主旋律的制作越来越按影视创作规律走了,这是最重要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更加重视说人话、办人事了,姿态放低了;故事更好了,有情节、有细节,生活化。我很欣赏《觉醒年代》这部剧对陈独秀的塑造,共产党创始人高风亮节,两个儿子都为中国革命牺牲,这么伟大的人物,剧里是把他当成普通人来塑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作方向。

  张卫:如果电视剧脱离了导演的作用,那么导演就成了一个或有或无的摆设。反过来说,如果电视剧完全按照编剧设定的内容去执行,那么电视剧就成了一种工业化的制作流程,事实上二度创作甚至几度创作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非常重要。对于剧本,有想法的导演都会盯到最终成片。对于全剧呈现何种影像,达到什么样的质量,播放效果如何,导演既要有前瞻性,也要负责到底。

  张卫:很多地方我调整过,有的还是现场即兴发挥的。比如说猪肉擦一下这个情节是我加进去的,还有观风寨的路通了,雷铨水一路狂奔对着山下大声呼喊,包括林月仙生孩子和雷恒水遇台风那两条比较激烈的线,还有野猪的戏、葡萄烂在地里的戏等,都是在原有基础上再提炼、再补充、再加强的。

  读+:有观众说看了开头,气得脑瓜疼,因为母亲偏心,大哥窝囊,三弟自私,什么难事都撞到一块了,有网友形容剧情“比苦瓜还苦”,为什么要这样拍?

  张卫:艺术是从比较中产生效果,尤其是苦难中的人性,不破不立。面对困难,人如何向它发起挑战,如何将它破解,如何最终战胜,能最大化展现人生的张力,能把艺术传播价值推向高潮。

  前两三集的确都是困难,但随着女主林月仙的出现,随着海的出现,随着多条线索出现,整个剧朝着明朗、美好、光明的方向走。不过走向光明的过程中,也充满了困惑、委屈、不堪。这种状态实际上是我们所有人生活的常态。

  很多人觉得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很多观众并没有经历过这份清贫和苦楚,不了解面朝黄土背朝天意味着什么。但这份苦楚是真实存在的,都是真实生活的原型。比方说林家看上了雷家男丁,请人上门提亲招上门女婿,雷家母亲决定让二儿子雷恒水“嫁”过去。雷恒水生气,找来斧子要剁掉自己一个手指,被大哥夺下了。但在真实的故事里,指头是真给砍掉了,我们规避了这个情节,不让观众感到过于不适。

  张卫:取景地在福建宁德,观众对当地情况不熟悉,其实剧本身是手下留情、镜头留情了,真实情况更严重。大山里贫困到什么程度呢?畲族百姓,一家几口人,全家只有一条裤子,一条裤子轮流穿。当地人的吃喝穿戴,一切的用度基本上可以用“赤贫”两个字来形容。我们不能埋怨观众,应该理解观众,尽可能做到解释得更透,让细节更贴近人。

  张卫:观剧人的心态往往是娱乐的心态,觉得值得玩味,或是触景生情,或是引发思考、联想、批判等反应,这都实属正常。观众在心理上与我们创作所呈现的内容有距离,有的是地理环境的差异、生活工作经历不一样导致的。我们一定要兼收并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加以解释。

  过去我当制片人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从中国传媒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他来自福建华安,是大山里农民的孩子。他跟我讲过一个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自己刚到北京时,走到大街上一下子慌了神,因为他从没见过马路,没见过红绿灯,连福州都没去过,一下子从大山走到了北京,你说这意味着什么?他的同学看出了他的窘态,扶着他过了马路。

  今天的孩子们肯定很难想象,根本理解不了。“山哈”(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雷恒水就是这样,雷恒水刚刚下山,涉世不深,对于山下的社会现象不了解,慢慢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在挫折中看到人生的无奈和困窘,甚至把它们当成常态,人也日渐成熟了。

  深山出俊鹞,很多人把“见世面”理解为见一些繁华的场面,见花花世界,其实“世面”也包括生活的残酷和不堪,很多人缺乏这一课。

  张卫:我们没有所谓的流量明星,但是他们是没有流量的流量。这部剧的雷恒水的扮演者杨铮、“陈校长”的扮演者张光北、林月仙的扮演者奚望等,他们都经过一流艺术院校的筛选、锤炼。虽说“英雄不问出处”,但在我这里,英雄要问出处。他们不光百里挑一,而且经历了很多剧的磨砺,有的已经是表演艺术家。我相信他们的表演能力超越了流量本身。

  我还关注演员的两个状态,一个是静默状态,一个是爆发状态。静默状态就是无声状态,这很能考量一个人。没台词,没对手,没各方面的矛盾冲突,演员会是什么状态?他们必须展现出来。而爆发状态就是看演员能不能“高高地举起,轻轻地放下”,这种“无我”状态很难,考验演员能否收放自如,迅速进入角色,达到角色定位的要求,达到导演需要的境界。而爆发力不仅是外在的,更多是内心的挣扎。事实证明,我的眼光没错。

  张卫:这个剧具备5个力量,思想的力量、民族的力量、戏剧的力量、传播的力量、山海的力量。这部剧的背景是组织灾民易地搬迁,又推动城乡联动,以民族特色拉动招商引资,使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这也是第一部关于畲族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剧,剧中唱山歌、三月三歌会、婚嫁礼仪等,都别具一格,全剧在结构、剧作创新、人物塑造上都狠下功夫,完整还原了闽东的情况。这么一个充满力量的作品,演员有相应的力量才能打动观众。男一号杨铮曾跟我形容,说他们就是“情感工作者”,确实很有道理。

  张卫:我非常注重演员的形象标准,男的帅气,女的漂亮,这是必须的。比如我选择女一号的标准,首先应是温暖的、生活型的,而不是妖娆、冷艳的类型。男一呢?男人是山,男人应是坚毅的、挺拔的、有担当的。雷恒水是男一号,很有阳刚之气,我当时一看,就是他了。他说起话来快人快语,做起事来重手重脚,拿起东西嘣嘣一下丢在桌上,买东西不满意一摔。后期剪辑时他们问我,这能行吗,是不是太简单粗暴了?我说能行,简单粗暴就是他的性格,雷恒水粗中有细,大智若愚。

  张卫:这个人物很不好演,他不是主角,大哥和二哥的戏份更多。雷德水确实很自私,凡事朝着利己的方向想,包括后面一系列矛盾,造成的家庭悲剧,也跟他有关系。他智商高,读书不错,在家最受宠,如果我们把他塑造成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学生形象,也不是不可以,但人物个性势必出不来了,那种多棱多角的鲜明状态出不来了。

  这是一个讨人厌的角色,其实当初的设计就是人无完人,不是高大全的人物,多多少少都有毛病,整体是多元复杂的特点。演员其实也很有压力,但他刻画得非常成功。《白毛女》下基层到部队演出,大家看到黄世仁把白毛女逼进山洞,气得咬牙切齿,冲上台要揍黄世仁的扮演者,这正说明演员演得入木三分。

  后来老三慢慢转变,经历了各种人生际遇,陷入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那种情感中,迷惘不可自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雷母问他究竟是什么问题,他顶了几句,雷母把他狠打一顿。那场戏我们自己看了都在掉眼泪。

  人要大彻大悟,必须经历一个转折,所以我们专门设计了一场戏,在一个暴风雨之夜,他一个人来到了海上,船老大告诉他一个道理,说开船就是能不能控制。控制得了,就掌握一切;控制不了,一切就是白搭。这和我当初学车时,开车师傅教我的话如出一辙,给人很深的思考。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给家庭带来的种种不幸时,转变就开始了。

  包括老大雷铨水,一开始是窝窝囊囊的,唯唯诺诺的,后面一步步立起来了。我跟演员讲,一开始的语言得是收着的,因为贫穷使自己的一切趋于平庸,会有很强的自卑心理。二弟换来的电视机,本是雷铨水娶菊香的彩礼,可在一场争吵中,电视机被摔得稀巴烂,雷铨水看到这一切,颤颤巍巍走了过来,一下子坐在了地上。他的希望摔烂了,连同他人的施舍,对别人的依赖摔烂。这里面如果认真琢磨,是有很多的生活况味在的。

  张卫:还有雷母。当时很多人希望我把雷母塑造成“慈母”的形象,善良当然是必须的,但是真善美表现的形式应该是多元的,不会只有“慈母”一张脸。雷母望子成龙,她希望雷德水把命运揣在手中,一旦子女如她愿,她就全力以赴培养;达不到她的期望,她就大失所望,听天由命。她有中国每个家长的优点和缺点。

  10月17日,脱贫剧《那山那海》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首播,在各网络端口的完播率达到了60%。长江日报读+近日采访了导演张卫,他表示整部剧讲了两个字——“造血”,脱贫得找到长期致富的路子,老百姓自身很重要。

  《那山那海》讲的是观风寨雷家三兄弟脱贫致富的故事。脱贫剧已有很多,口碑不错、叫得响的也有不少,比如《山海情》《江山如此多娇》等。

  《那山那海》在党的二十大期间推出,中央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一连播放17天,每天稳居全国黄金时段收视率第一,这一成绩实属少见。

  收视高峰有两场戏:一场是山路通了,老大雷铨水一瘸一拐地在新建的公路上奔跑,望着那条蜿蜒于大山的路,他热泪盈眶。有观众给张卫留言:看心碎了。

  另一个收视高峰是婚礼。主角林月仙和老二雷恒水穿着畲族服装,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原汁原味的畲族婚礼。

  网上内容丰富,“弃剧”常见,可《那山那海》创造了另外一个第一——同期完播率(指的是观众从头到尾看完这部电视剧的比例,能反映影视剧的持久吸引力)达到了60%。

  自接到剧本,张卫就琢磨起数字“5”——从职业经验出发,一部剧每逢集数“5”会形成一个小高潮,为此要专门做一些设计。在他看来,收视率高不是碰运气碰出来的,而是得按照影视创作规律办事,对悬念、兴奋点的设置得特别讲究。

  很多年轻人爱看欧美影视剧,张卫说,欧美剧特点是跳跃性强,情节有些“狗血”,对中国大多数人来说,中国化的表达方式更日常、更亲切,更能引起共鸣。有观众给张卫留言,说“想从剧中老二雷恒水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因为我也是家中老二”。

  张卫借鉴了中国章回体小说,比如说《水浒传》。他认为它情节连贯、人物丰满,故事也完整统一,叙事角度不刁钻。总之,讲故事的方式很对老百姓的“胃口”,因为它就是在中国人的行为规范、性格特征、处事风格中形成的,自然能兼顾中国民众全结构性的观赏喜好。

  剧里有一处细节,雷家的灶台上挂了块猪肉,雷母把猪肉拿下来,往锅里擦了擦——算是菜里的一点油星子。

  这个一晃而过的镜头,是张卫加进去的。上山下乡那些年,他亲眼看到农民如此操作。农民一年只杀一次猪,灶台上方那块白花花的肥肉,到年底时已变成黑乎乎的一小块。春节时又杀一口猪,又有了一年白花花的快乐。

  张卫是东南卫视创办后的第一任节目部主任,于1996年创办了《记者行动》栏目,这是一个新闻评论性栏目,要求记者到达现场要比110和120更早,尤其是擅长用悬疑故事的方式做新闻,当时红极一时。

  张卫担任过许多重要岗位的行政职务,但他的兴趣很明确,就是想创作、当导演。导演的类型有很多,有的导影视剧,有的导纪录片,有的导综艺节目,以上几类张卫都干过,而且还都干得很出色,尤其是《发现档案》,这是一档人文地理性的节目,同样也是充满了悬疑气息。

  《那山那海》剧组在高峰时期有二三百号人。他形容“一个导演就是一个统帅”,“领兵”几百人,首先要有大局观,从立项、融资到组成班子、挑演员,包括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宣发,处处要操心,拍得好,他欣喜若狂;哪天进展不顺利,他也会歇斯底里。同时还得在细微处殚精竭虑,更要忍受寂寞和不安。压力有多大?“所有导演都是人前风光人后受罪”。

  张卫:“山”“海”吻合了普通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生存观。它具有自然属性,提供了一个空间概念。而且,正所谓“沧海桑田”,“山”“海”给人一种恒定的、稳定的感觉,那么老百姓自然把山海视为离不开的、生活生产的依靠。

  张卫:取景地在福建闽东地区,地形复杂,有山有海。这个剧有两条线,一条是山线,一条是海线。山线就是大哥雷铨水修路的故事,当初下山没有路,雷铨水天天写信要修路,最终有了路。路通了,山下的冰箱电视机送上了山,山上的山货也送到了山下,一系列产业发展随着修路的成功水到渠成。而海线是主人公勇立改革浪潮之巅,抓住产业机遇,创造新财富,带动整个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

  剧里有一句很重要的话,童年时的雷恒水在上课时问老师,山大还是海大?这像是一个哲学命题。雷恒水和林月仙也有段对话,雷恒水说海洋看过去就是平平的,可山路十八弯,地下还有山洞,还会走迷路。他把山说得很丰富,但林月仙告诉他,海底下的山比喜马拉雅还要高,雷恒水听了一头雾水。

  山大还是海大,可比又不可比,没有人能说出准确答案。山大海大,不如人的心大,答案就在人的心里。人要走出大山,走向大海,实际上是走向更大更辽阔的舞台,改变自己的命运。“山”从某种意义上限制了人的想象力,“海”辽阔无垠,因为山的参照,才体现海洋的辽阔、海洋的深邃。

  张卫:走出去是一种方向,但留下来也未必不是一种选择。剧的后面,山里的葡萄、山货通过路输送到山下,输送到福建各地,输送到全国,甚至输送到全世界各地去,这就是山和海连接的纽带。山海互联,山海资源联合,这才是根本性帮助百姓脱贫致富的办法。

  扶贫有不同办法。有的是消费扶贫,帮人卖卖农产品;有的是直接给钱;有的是派人过去。这些都是“输血”。这些方式固然很好,也是不可缺的关键一步,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是给两个钱就能富起来,脱贫最终要靠当地群众的内生动力,调整自身机能,也就是“造血”。《那山那海》讲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造血”。

  “造血”一般靠产业和教育,剧中是在山上搞种植业,在海边搞养殖业,培训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再下乡帮扶。这里还有专门的“科特派”——科技特派员,一些果农专家、水产专家指导农民,给知识给教育,剧中雷德水最后也念上了厦门大学。真正的扶贫要靠老百姓自己,自己把自己武装起来,自己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自己通过劳动改变命运,自己通过观念改变命运。我之前拍过援藏的片子,我的体会就是,扶贫得先输血,再造血,最后满血复活。

  张卫:这部剧里有三个核心,一是宁德元素,这里是“摆脱贫困”重要思想的发祥地。二是海洋文明,并且我们是在海洋经济上做生态文章,当初野生大黄鱼已经濒临绝种了,如今不光研究出来了,还成为中国最大的大黄鱼养殖基地,号称海洋牧场。三是少数民族元素,大家能感受到畲族文化的风情。

  很多国产电视剧展现中原文明、长江文明,对海洋文明就涉及得少了。但不要忘了,中国也是个海洋大国,我们未来的发展走向,就是要跨出陆地,直达太平洋,有说法说21世纪的经济中心在太平洋西岸。当年《闯关东》大热时,曾有人建议我做一个“下南洋”。这话给了我启发,“海洋”在中国的影视创作中不能说没有,而是说非常缺乏。

  张卫:主旋律作品要达到思想性、人民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也就是说,要润物细无声地传递主流价值观,有观赏价值,但又得正大光明。润物细无声就是要含蓄切入,少讲大道理,对主题的处理不要硬邦邦的。正大光明就是在社会上产生影响力,同时还不能有那些乱七八糟、狗血的东西。一个“命题作文”,还要入耳入脑入心,我想这是新时期影视创作工作者要面对的一个很大的命题。

  张卫:过去主旋律是一种宣传品,和产品似乎是完全割裂开的。现在的观众要求是很严格的,这个剧符不符合观众的审美情趣,是不是有真情实感,观众会较这个真。主旋律的制作越来越按影视创作规律走了,这是最重要的。还有一个原因,是更加重视说人话、办人事了,姿态放低了;故事更好了,有情节、有细节,生活化。我很欣赏《觉醒年代》这部剧对陈独秀的塑造,共产党创始人高风亮节,两个儿子都为中国革命牺牲,这么伟大的人物,剧里是把他当成普通人来塑造,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作方向。

  张卫:如果电视剧脱离了导演的作用,那么导演就成了一个或有或无的摆设。反过来说,如果电视剧完全按照编剧设定的内容去执行,那么电视剧就成了一种工业化的制作流程,事实上二度创作甚至几度创作都是不可或缺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非常重要。对于剧本,有想法的导演都会盯到最终成片。对于全剧呈现何种影像,达到什么样的质量,播放效果如何,导演既要有前瞻性,也要负责到底。

  张卫:很多地方我调整过,有的还是现场即兴发挥的。比如说猪肉擦一下这个情节是我加进去的,还有观风寨的路通了,雷铨水一路狂奔对着山下大声呼喊,包括林月仙生孩子和雷恒水遇台风那两条比较激烈的线,还有野猪的戏、葡萄烂在地里的戏等,都是在原有基础上再提炼、再补充、再加强的。

  读+:有观众说看了开头,气得脑瓜疼,因为母亲偏心,大哥窝囊,三弟自私,什么难事都撞到一块了,有网友形容剧情“比苦瓜还苦”,为什么要这样拍?

  张卫:艺术是从比较中产生效果,尤其是苦难中的人性,不破不立。面对困难,人如何向它发起挑战,如何将它破解,如何最终战胜,能最大化展现人生的张力,能把艺术传播价值推向高潮。

  前两三集的确都是困难,但随着女主林月仙的出现,随着海的出现,随着多条线索出现,整个剧朝着明朗、美好、光明的方向走。不过走向光明的过程中,也充满了困惑、委屈、不堪。这种状态实际上是我们所有人生活的常态。

  很多人觉得苦,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很多观众并没有经历过这份清贫和苦楚,不了解面朝黄土背朝天意味着什么。但这份苦楚是真实存在的,都是真实生活的原型。比方说林家看上了雷家男丁,请人上门提亲招上门女婿,雷家母亲决定让二儿子雷恒水“嫁”过去。雷恒水生气,找来斧子要剁掉自己一个手指,被大哥夺下了。但在真实的故事里,指头是真给砍掉了,我们规避了这个情节,不让观众感到过于不适。

  张卫:取景地在福建宁德,观众对当地情况不熟悉,其实剧本身是手下留情、镜头留情了,真实情况更严重。大山里贫困到什么程度呢?畲族百姓,一家几口人,全家只有一条裤子,一条裤子轮流穿。当地人的吃喝穿戴,一切的用度基本上可以用“赤贫”两个字来形容。我们不能埋怨观众,应该理解观众,尽可能做到解释得更透,让细节更贴近人。

  张卫:观剧人的心态往往是娱乐的心态,觉得值得玩味,或是触景生情,或是引发思考、联想、批判等反应,这都实属正常。观众在心理上与我们创作所呈现的内容有距离,有的是地理环境的差异、生活工作经历不一样导致的。我们一定要兼收并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加以解释。

  过去我当制片人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从中国传媒大学刚毕业的大学生,他来自福建华安,是大山里农民的孩子。他跟我讲过一个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自己刚到北京时,走到大街上一下子慌了神,因为他从没见过马路,没见过红绿灯,连福州都没去过,一下子从大山走到了北京,你说这意味着什么?他的同学看出了他的窘态,扶着他过了马路。

  今天的孩子们肯定很难想象,根本理解不了。“山哈”(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雷恒水就是这样,雷恒水刚刚下山,涉世不深,对于山下的社会现象不了解,慢慢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在挫折中看到人生的无奈和困窘,甚至把它们当成常态,人也日渐成熟了。

  深山出俊鹞,很多人把“见世面”理解为见一些繁华的场面,见花花世界,其实“世面”也包括生活的残酷和不堪,很多人缺乏这一课。

  张卫:我们没有所谓的流量明星,但是他们是没有流量的流量。这部剧的雷恒水的扮演者杨铮、“陈校长”的扮演者张光北、林月仙的扮演者奚望等,他们都经过一流艺术院校的筛选、锤炼。虽说“英雄不问出处”,但在我这里,英雄要问出处。他们不光百里挑一,而且经历了很多剧的磨砺,有的已经是表演艺术家。我相信他们的表演能力超越了流量本身。

  我还关注演员的两个状态,一个是静默状态,一个是爆发状态。静默状态就是无声状态,这很能考量一个人。没台词,没对手,没各方面的矛盾冲突,演员会是什么状态?他们必须展现出来。而爆发状态就是看演员能不能“高高地举起,轻轻地放下”,这种“无我”状态很难,考验演员能否收放自如,迅速进入角色,达到角色定位的要求,达到导演需要的境界。而爆发力不仅是外在的,更多是内心的挣扎。事实证明,我的眼光没错。

  张卫:这个剧具备5个力量,思想的力量、民族的力量、戏剧的力量、传播的力量、山海的力量。这部剧的背景是组织灾民易地搬迁,又推动城乡联动,以民族特色拉动招商引资,使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这也是第一部关于畲族少数民族题材的电视剧,剧中唱山歌、三月三歌会、婚嫁礼仪等,都别具一格,全剧在结构、剧作创新、人物塑造上都狠下功夫,完整还原了闽东的情况。这么一个充满力量的作品,演员有相应的力量才能打动观众。男一号杨铮曾跟我形容,说他们就是“情感工作者”,确实很有道理。

  张卫:我非常注重演员的形象标准,男的帅气,女的漂亮,这是必须的。比如我选择女一号的标准,首先应是温暖的、生活型的,而不是妖娆、冷艳的类型。男一呢?男人是山,男人应是坚毅的、挺拔的、有担当的。雷恒水是男一号,很有阳刚之气,我当时一看,就是他了。他说起话来快人快语,做起事来重手重脚,拿起东西嘣嘣一下丢在桌上,买东西不满意一摔。后期剪辑时他们问我,这能行吗,是不是太简单粗暴了?我说能行,简单粗暴就是他的性格,雷恒水粗中有细,大智若愚。

  张卫:这个人物很不好演,他不是主角,大哥和二哥的戏份更多。雷德水确实很自私,凡事朝着利己的方向想,包括后面一系列矛盾,造成的家庭悲剧,也跟他有关系。他智商高,读书不错,在家最受宠,如果我们把他塑造成一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学生形象,也不是不可以,但人物个性势必出不来了,那种多棱多角的鲜明状态出不来了。

  这是一个讨人厌的角色,其实当初的设计就是人无完人,不是高大全的人物,多多少少都有毛病,整体是多元复杂的特点。演员其实也很有压力,但他刻画得非常成功。《白毛女》下基层到部队演出,大家看到黄世仁把白毛女逼进山洞,气得咬牙切齿,冲上台要揍黄世仁的扮演者,这正说明演员演得入木三分。

  后来老三慢慢转变,经历了各种人生际遇,陷入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那种情感中,迷惘不可自拔,学习成绩一落千丈,雷母问他究竟是什么问题,他顶了几句,雷母把他狠打一顿。那场戏我们自己看了都在掉眼泪。

  人要大彻大悟,必须经历一个转折,所以我们专门设计了一场戏,在一个暴风雨之夜,他一个人来到了海上,船老大告诉他一个道理,说开船就是能不能控制。控制得了,就掌握一切;控制不了,一切就是白搭。这和我当初学车时,开车师傅教我的话如出一辙,给人很深的思考。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给家庭带来的种种不幸时,转变就开始了。

  包括老大雷铨水,一开始是窝窝囊囊的,唯唯诺诺的,后面一步步立起来了。我跟演员讲,一开始的语言得是收着的,因为贫穷使自己的一切趋于平庸,会有很强的自卑心理。二弟换来的电视机,本是雷铨水娶菊香的彩礼,可在一场争吵中,电视机被摔得稀巴烂,雷铨水看到这一切,颤颤巍巍走了过来,一下子坐在了地上。他的希望摔烂了,连同他人的施舍,对别人的依赖摔烂。这里面如果认真琢磨,是有很多的生活况味在的。

  张卫:还有雷母。当时很多人希望我把雷母塑造成“慈母”的形象,善良当然是必须的,但是真善美表现的形式应该是多元的,不会只有“慈母”一张脸。雷母望子成龙,她希望雷德水把命运揣在手中,一旦子女如她愿,她就全力以赴培养;达不到她的期望,她就大失所望,听天由命。她有中国每个家长的优点和缺点。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