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到骨头缝里”最近高发!感染后这两件事别拖
据国家流感中心1月4日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监测周报》(2023年12月25日-12月31)显示,此前占据传播优势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副主任医师李冉介绍,近期甲流病人相对比前段时间有所回落,而乙流有轻度上升。
1月4日,河北省儿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牛波也表示,“近期,医院就诊的患儿中,主要是腺病毒、乙流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乙流感染的患儿确有增加。”
社交媒体上,有患者表示,“乙流是王中王,全身疼到骨头缝里都疼”。还有患者表示,乙流一晚上就能高烧。李冉对此表示,从临床表现来看,乙型流感的症状会比甲型流感稍微轻一些,但也会有发烧、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乙型流感(简称乙流),是由乙(B)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
专家介绍,乙流的潜伏期多为1~4天。儿童感染者多突然起病,常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浑身肌肉酸痛、全身无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伴有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痛等呼吸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较甲流更为明显。患病的儿童主要集中在学龄阶段,多为聚集性感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学科带头人钱莉玲钱莉玲表示,从她多年临床经验来看,乙流患者的症状大多比甲流患者相对轻一些,但一部分乙流患者在胃肠道有着较为明显的症状,总体两者感染后病程是差不多的,大多在5-7天。
去年12月底,浙江省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了一位14岁的乙流患者,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她把支原体肺炎、甲流、乙流都“轮了一遍”。
“一般短期内重复感染跟这段时间呼吸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近期我科接诊的重复感染的患者中,很多都是即将参加中高考的学生,本身比较劳累,免疫功能下降,病情就容易反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金洁介绍,还有的孩子生病后没有好好休息,很快投入到学习状态,此时免疫力还没有恢复,也容易出现反复感染。目前女孩的状态良好,已经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了。
金洁建议,在呼吸道系统疾病高发期,想要提升孩子的免疫力,首先营养一定要跟得上。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最好每天能摄入鸡蛋和牛奶。第二就是要劳逸结合,生病期间一定要休息好。此外,平时尽量保证每天适量的体育锻炼。每天最好保证30~40分钟的快走或慢跑,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有氧运动。最后,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尽量戴好口罩。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胡洋医生提醒,乙流和甲流在治疗上二者没有区别,主要是用抗流感药物,可以缩短病程。服药需尽早,服药晚了要么就自己好了,要么转成重症,疗效就大大降低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副主任医师李冉提醒,对于有肺部基础病,或者有免疫缺陷的患者,糖尿病患者、肥胖的患者、孕妇、包括透析的患者等人群,建议尽快到医院就诊。
来源:中国小康网微信公众号综合国家流感中心、北京交通广播、新闻晨报、上海疾控、看看新闻Knews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