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权力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珍惜权力、管好权力、慎用权力,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时刻想着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造福。
正确行使手中权力,更好地为党做事、为民谋利,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对党员一以贯之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整肃纪律,我们党严肃惩处了滥用职权谋私利的刘青山和张子善。当时,毛泽东同志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对于军队党员干部来说,如何看待手中权力,树立什么样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不仅关系到国防的巩固和军队的建设发展,更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的幸福安宁。
如何对待和行使手中权力,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强弱、官德优劣的试金石。杨善洲在任时,没让子女搭过一次公车,没用公权为亲属办过一件私事,也没给亲友批过一张违背原则的条子;焦裕禄不让自己的孩子“看白戏”,将票钱如数退还,又亲自起草并建议县委作出《干部十不准》规定;杨业功一生清正廉洁,写下“携礼莫入”挂在门楣上,每年经手的上亿元经费分毫不沾,潜心为国铸剑……他们始终坚持“公权姓公,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成为人民群众心中永不磨灭的丰碑。不可否认,一些党员干部为官之初满怀赤诚,勤奋敬业,恪守做事准则,坚守为官底线,公正谨慎用权办事,但随着职务的升迁,受腐朽思想的影响和物质利益的诱惑,“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用权任性、以权谋私,甚至凌驾于组织之上,游离于法律之外,最终落得个“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结局。
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权力意味着责任,无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党员干部都应当正确行使手中权力,担责奋进、尽责有为。然而从近年来通报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来看,基层“微腐败”和不正之风还未完全杜绝,行业领域违章办事、谋取私利等问题还未根治,其中一个重要根源就是一些人滥用权力。对军队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权力越大、职务越高,越要饮水思源、知责尽责,越不能忘了初心、忘了根本。要清醒认识“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问题,以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姿态为备战打仗服务、为广大官兵服务。
权力与责任紧密相连,责任和担当密切相关。军队党员干部必须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正确行使权力的基本要求,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把权力用在为党建功、为国奉献、为民造福、为军队建设尽职上。常怀守土卫疆之“忧”,常发能否打赢之“问”,常思领兵打仗之“责”,常念党和人民之“托”,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在困难矛盾面前迎难而上,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斗争。
正确行使手中权力,不能光靠决心和热情,还必须以理想信念筑基、用自警自省修德、靠制度机制约束。这就要求军队党员干部涵养向学之心,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终身课题,加强理论学习,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确立与新时代革命军人职责使命相一致、与军队好干部标准相匹配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使领导方法、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更好地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要保持自省之心,常想入党时那份忠诚理想、服务人民的情怀还在不在,为官之初时那股坚持原则、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还足不足,秉公办事、用权为民的担当精神还强不强,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让理想成为“想利”、让权力背离初衷。要磨砺明德之心,分清是非对错、善恶美丑,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苦与乐、清与亲的关系,抵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管得住小节,顶住人情关、把正利益关、过好诱惑关,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要锻造克己之心,将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对权力心怀敬畏,学会在纪律约束下工作,习惯在规矩管束下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坚持按制度来、按程序走、按规矩办,决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始终让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在阳光下行使。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迭纪—三迭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