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门虎将寸性奇:年龄最小的佩剑将军滇军中最能打、最猛的将领
寸性奇刚出生没多久,腾冲便惊雷勃发,暴雨骤降,狂风卷石,黑云压山,还发生了地震,很多老百姓的房子都榻了,寸性奇一家也不例外,好在没被倒塌的房子压着,侥幸躲过一难,大难不死,其父寸大进便给他取名性奇。
寸性奇家里有两男两女四姐弟,他排行第三,他刚满四岁的时候,生母病故,其父再婚,继母又陆续生了几个孩子,由于继母对他很刻薄,因此他在家吃了不少苦,好在他读书十分勤奋,学习成绩好,因而受到爷爷的庇佑。
寸性奇在13岁的时候发生了遇到了一个改变了他一生的人,他有个表兄叫李根源。李根源是我国近代名士、国民党元老,曾留学日本学习陆军军事。
1909年,李根源回国担任云南讲武堂总办,李根源的夫人恰好跟着回到云南,并四处走亲戚,来到腾冲的时候,寸性奇死磨硬缠要跟着李根源的夫人去昆明打工长见识。
后来没办法,等到李根源的夫人返回昆明时,寸性奇便偷偷地跟着她,走了十多天才追上来,一追上寸性奇便帮忙扛行李,步行了一个多月终于到了昆明,见到了表哥李根源。
两年后,讲武堂正式招生,未满16岁的寸性奇被李根源特批进入丙班骑兵科学习,这个班也就是讲武堂第三期。
由于寸性奇年纪小,个子也小,受训的时候吃了不少苦,为了能够追上他人,他经常一个人偷偷地练习。
由于他刻苦用功,很快军事成绩就上来了,后来更是同朱德、朱培德、唐淮源等几十个人一同被选进特科班继续深造。
而这个丙班也成就了讲武堂的盛世和名声,一个班出了朱德、范石生、唐淮源、寸性奇等46名元帅和将军,可谓是将星闪烁,名将辈出。
腾越起义成功的消息传到了昆明以后,蔡锷、唐继尧等受到鼓舞便于11月30日在昆明举行了武装起义,由于这天是农历九月初九,史称重九起义。
到了时间,只见寸性奇他们身手矫健,膘悍异常,果断地冲上城头,人群中不时传出惨叫闷呼之声,动手仅顿饭时刻,就消灭了城头的守军。
在蔡锷的指挥下,部队在城中恍如千军万马,经过一夜的激烈战斗,于凌晨取得了胜利,成功占领了全城,彻底瓦解了清王朝在云南的统治。
重九起义成功后,云南宣布独立并成立都督府,蔡锷任都督,寸性奇因立奇功而嘉奖升级,任川边镇守使署少校参谋。
1915年,袁世凯为了称帝,开始了帝制复辟活动,这一举动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一场反帝制 、 反封建、反卖国的“护国运动”席卷全国。
由于在多次战斗中,寸性奇都有着过人的优秀战绩,深受部下和上司的赏识,不久他就开始担任参谋处长一职。
到了广州以后,孙中山见寸性奇十分年轻,天纵睿智,胸罗万有,十分喜欢。就在寸性奇抵达广州不久,滇军第一军军长顾品珍在前线阻击唐继尧企图回滇复辟时而遇害。
孙中山接到顾品珍遇害的消息以后,就让寸性奇到广西联络滇军、桂军,准备开始北伐,然而就在寸性奇来开广州不久之后,事情又发生了变故,陈炯明叛变。
由于形势严峻,孙中山退守上海,得到消息的寸性奇决定坚持革命,遂在滇桂两军中来回奔波,订立了讨伐陈炯明的同盟。
为了接回孙中山,打倒陈炯明,寸性奇冒着生命危险到陈炯明处假装投降,并成功劝说陈炯明同意滇、桂两军向其靠拢。
1922年12月6日,在寸性奇的斡旋下,滇军、桂军终于在白马会师,并在次年1月16日成功拿下广州,迎回了孙中山。
在这次讨伐陈炯明中,寸性奇立下了大功,不久之后,他被孙中山先生任命为大本营少将参军兼任中央直辖滇军宪兵司令等要职。
之后寸性奇又代理广东江防司令,并且孙中山还赠送了一柄短剑给他,寸性奇因此也成为了国民党军队中为数不多的“佩剑将军”,这一年他才27岁,是年龄最小的佩剑将军。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危机时刻,寸性奇义愤填膺,主动请缨北上抗日。
刚到河北,寸性奇带着部队还没来得及休整就参加了高碑店战斗,他将一肚皮怒火发泄到了战场上,这也是云南参加抗日最早的部队。
战斗到夜晚,寸性奇立于黑暗之中,正沉静得有如一尊魔神,他在重新组织好队伍后发起了强劲反击,部队在他的带领下毫不留情地杀向日军,日军不敌被成功击退。
10月14日,寸性奇向旧关日军发动进攻,日军仗着坚固的防御工事和飞机大炮的掩护,疯狂反击,但是寸性奇以攻为守,给了日军重创。
5天后,寸性奇集结部队发起了突袭,给日军第二十师团带来了巨大伤亡,日军为了挽回损失在10月25日发起了第三次攻击,并占领了柏木井,进入到了娘子关及旧关的背后,这给中国军队带来了极大的危险。
而在娘子关战役中,寸性奇不仅带着部队夺回了旧关,而且全歼日军一个联队,固守旧关64天,使得日军闻滇军之名则谈虎色变。
从娘子关撤下了的寸性奇,转战到了晋东南山区,由于这时八路军游击的区域,又加上他与朱德是老相识,便和刘、邓领导的八路军一二九师配合开展游击战争。
朱总司令更是亲自前往寸性奇驻扎的地方和他一起交流抗日的战略战术,还阐述了游击战和持久战的观念。
中条山是中原地区和华北地区的天然屏障,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为了保卫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扼住日军南犯的咽喉,中国军队以垣曲为中心,调集了16万军队防守。
寸性奇所带领的第三军第十二师进入中条山防区后,便开始修筑工事,建立据点,构建堡垒,补充弹药,并多次协同地方武装部队开展情报互换,联合防守,多次击败日军的大规模进攻。
从1938年开始,日军为能够占领中条山,连续数次发起了向中条山发起了疯狂的进攻,在坚守中条山的四年中,寸性奇带领部队与日军交战数百次,给日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和损失。
在1938年12月,日军第三次进攻中条山时,寸性奇奉命防守阵地小岭,这是一个牵制日军推进的重要阵地,为此日军也是不惜一切代价要夺得这给阵地。
寸性奇在这阵地上与日军血战的9天9夜,日军死伤无数,但是日军为了能够占领这个阵地,倾全部兵力向十二师一营阵地发动猛烈攻击,由于日军人数太多,火力太猛,该营力战不支被迫撤退,这让小岭和关帝庙之线被敌突破。
得到消息的寸性奇冲出指挥所,亲自上了前线,他说道:“人在阵地在,如果这里守不住,整个中条山都将被日军占领,谁要是敢后退就枪毙!”说完他就执行军令,枪毙了撤退的一营营长浦剑。
寸性奇带着枪,揣着手榴弹来到阵地上与日军厮杀,刹那间,士气低落的全体官兵看到师长如此勇猛,军威大振,奋勇反击,喊杀之声震天动地。
1939年5月的时候,寸性奇在稷王山 的天井关袭击了日军一个联队,并利用麦收的契机,引诱日军到禹王庙一带抢粮。
而寸性奇早就在禹王庙一带安排队伍伏击,等到日军来到禹王庙时,遭到伏击后,日军狼狈突围,撤退到稷王山附近时,又遭到了寸性奇的伏击,这一次伏击打得日军很长时间都不敢出来。
1939年6月,日军第三十七师团调至运城,敌之师团长平山健吉中将抽调部队,于6月21日向垣曲发起了第六次进犯。
这一次日军步、骑、炮联合,约有3000余人,为了阻止日军,寸性奇率第十二师在垣曲、夏县等地区与日军发生了激战。
然而日军又抽调了3000多人,从东皋大道向垣曲发起了进攻,由于日军做足了准备,来了一次闪电战,很快皋落、垣曲沦陷。
而我军由于都在外面作战,使得日军成为了孤军,寸性奇瞧准了这一战机,突然发起夜袭,用猛攻猛打的方式击溃了占领垣曲的日军。
为了进一步稳固根据地,寸性奇联合其他地方部队追击溃败的日军,致使日军第六次进犯全线月,不甘心失败的日军再次进攻中条山,这次他们换了一个地点,进攻的对象是夏县、平陆等地,而防守这两地的是西北军孙蔚如兵团。
其中最重要的防线张茅大道是由赵寿山的第三十八军防守的,日军由于攻势迅猛,加上有精锐部队的穿插突破,很快日军攻占了张茅大道。
而寸性奇得到命令后,迅速组织部队出击,从日军左翼来了一次奇袭,一举击溃了刚刚占领张茅大道的日军,而孙蔚如部也趁机发起了反攻,双方前后夹击,彻底击溃了日军,收复了阵地。
由于此前日军进犯中条山已经失败了13次,日军从多方面考虑,做足了准备,为了迷惑中国军队,还特意虚张声势,然而国民党军令部和长官部都被日军的这种假象所迷惑,做出了错与的预判。
当战斗开始的时候,日军派出的特工和汉奸连国民党军中作战的指挥官姓名和番号都知道,甚至连营长、连长、排长的名字都能准确叫出。
本来楼山顶上没有树木遮挡,只适合空降,不适合潜伏,被一个放牛娃看到了,当这个放牛娃将看见鬼子兵的事情告诉五集团军总司令曾万钟的时候,曾万钟以为小孩子随口乱讲,并未将此事当真,以至于后来造成了巨大伤亡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但是接下来,寸性奇为了救援师部和其他部队,疲于救场,加之局面被动,打得十分辛苦,而损失也是前所未有的。
寸性奇所防守的阵地遭到了日军的全面进攻,日军多路围攻,集中火炮、飞机轮番轰炸,好在平时寸性奇就带领部队构建了牢固的防御工事,伤亡不大,然而其他部队则死伤惨重。
而为了救援其他兄弟部队,从午夜开始,寸性奇便率部与日军展开激战,日军由于多次同寸性奇交手都死伤惨重,这一次日军动用了烧夷弹、凝固汽油弹和糜烂性的毒气瓦斯,使刚上战场的寸性奇部伤亡惨重,但是滇军并未后退,而是利用简单的防护,击退了日军多次进攻。
众将士奋力击溃日军后,在5月8日凌晨,日军又重新配置部队,还集中了强大的步兵、骑兵、炮兵在坦克、铁甲车的掩护下协同作战,兼用毒气弹,向寸性奇部发起了闪电攻击。
在这危机时刻,唐淮源亲自率领预备队,冒着日军的炮火前来抗敌,当士兵们看到唐淮源都上了前线,便前赴后继,猛烈反击,终于解了第七师的危机,恢复了第七师各个阵地。
由于不久之后,日军又来袭击第七师阵地,唐淮源只得亲自指挥,战场打得太过混乱,各部混战一团,只有寸性奇所带领的第十二师编制完整,阵地完整。
他带着第十二师主力在尖山东面,急速构筑防御工事,由于尖山都是石头,而战况紧急缺少工具,各种掩体工事做得极为勉强,即便如此,寸性奇依旧带着部队构建出了简易完整的工事。
靠着两道防线,寸性奇死死咬住敌人,然而日军却将成吨的炸药、炮弹打向阵地,整个山顶都被炸成了平地。
寸性奇一面指挥队伍不断变换位置,靠着放炮的间隙时间,寸性奇指挥队伍以弹坑为掩蔽,用尸体作掩体,抵御住了日军的疯狂轰炸和攻击。
虽然有所死伤,但是并未造成巨大伤亡,但是很快日军如同蚂蚁一样涌了上来,寸性奇只得带着士兵们殊死抵御,甚至发生了血刃战。
寸性奇有言:“凡前面有刀伤者,奖!背后有刀伤者,刀砍其背!滇军绝不做脊背挨子弹的逃兵!誓死不退!”
多谋善变的寸性奇算到日军绝不会甘心,肯定会在拂晓前发动一起攻击,于是他命令部队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撤出阵地,绕到了敌人的侧翼。
果然缨井在拂晓时分,倾全师团兵力寸性奇之前的防区,并在猛烈的炮火支援下,企图打开缺口,突破阵线。
日军主力以分进合击之势,以数倍兵力,合围第三军,必置之于死地,然而第五集团军司令曾万钟生死不明,使得全军欲退不能。
由于得不到指令,唐淮源率部突围,在温峪时,由于日军提前利用伞兵等占领了个地方的交通壕和机枪掩体,反过来对第十二师进行了攻击。
寸性奇只得率领部下与日军展开激战,温峪的下游也被日军占领,唐淮源只得只得与三位师长商议最坏的结果。
寸性奇听后,厉声说道:“吾辈今当奋力杀敌耳!枪在手,剑在腰,不令为贼服也。济则为国争光,不济以死继之。”
唐淮源感觉无力回天,为不当俘虏,举枪自杀,开了4枪,第四枪由于没有力气,而射偏击中膝盖,一代抗日名将就此陨落。
是夜9点,他挣扎着在雨中站立着,对部下喝道:“切勿因我所累!杀敌冲锋!”全体官兵在他悲壮地舍身忘死的感召下,勇猛冲向敌阵,与日军展开了血战。
晚上11点,部队攻占了胡家峪,此时的寸性奇腰部再次受伤,肩上、腿上、胸部、腰部多部 位受伤,他全身是血,但是他依旧不肯下阵地,要在阵地指挥打鬼子。
此时的十二师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子弹、手榴弹也所剩无几,但是全体士兵凭借着坚强的战斗意志誓与师长共存亡。
上田胜被击毙后,团长李召抓住时机带领一部分残部突围,并在路上收编被打散的人员,经过整编组成新编第五团,约500人。
后在悬头山,团长李召遭遇日军,激战2日牺牲过半,于是退守平陆疙瘩村,被日军包围,200多人继续战斗一天一夜,直到全部壮烈牺牲,无一人溃退,无一人被俘,全部壮烈捐躯。
而日军将他们团团包围,无数炮弹向他们袭来,寸性奇全身残疾,为了不被日寇俘虏,他对部下说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为国捐躯,战死沙场,无悔矣!”说罢,抽出当年孙中山亲赐的短剑,刺向喉咙。
黄仙谷和在场所有士兵目睹寸性奇的壮烈牺牲,无不悲愤交加,纷纷死战,打完所有子弹,全部陪伴寸性奇壮烈牺牲,好不悲壮。
于是阵地上发生了一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场面:在日军的包围圈中,7名中国军人,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掩埋着一名中国军人的遗体,他们用手指刨土,手指血淋淋的,用刺刀凿了一个小坑掩埋寸性奇的遗体。
由于寸性奇生前爱民护民,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在他牺牲以后,当地的村民卢世友等4人在当晚偷偷将寸性奇遗骸移葬于毛家湾樱桃沟的半坡上。
当寸性奇牺牲的消息传到腾冲时,其父寸大进已是88岁的高龄,他很自己不能为儿子报仇雪恨,坐在一棵被雷劈过的树下,绝食七天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