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挂靠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信息网-中国建造师网

热门关键词: 

  本轮北方高温天气至今仍未完全结束。截至昨天,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共有169个国家气象站达到极端高温阈值,12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超历史极值,228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超过40℃,高温过程综合强度为近5年来全国历次高温天气过程第5强。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郑志海表示,阶段性大气环流异常是区域高温天气形成的直接原因。我国东部地区的高温主要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带暖高压的共同影响。在暖高压控制的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天空晴朗少云,不易成云致雨,同时太阳辐射强,近地面加热强烈。在高压系统异常强大且稳定维持条件下,极易形成持续性高温天气。

  全球气候变暖是造成全球极端高温发生的气候背景,20世纪中期以来,我国气候变暖幅度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同时,自2023年5月开始的厄尔尼诺事件目前已结束,但其滞后性影响仍在持续。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近年来我国高温天气已呈现出首发日期提前、发生频次增加、累计日数增多、影响范围变广、综合强度增强等特点。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研究员翟建青说,全国区域高温天气过程首次发生日期以每十年2.5天的速率提前。2023年5月28日出现当年首次区域高温过程,比常年偏早16天。全国区域高温过程发生频次呈增加趋势。全国区域高温过程累计日数呈显着增多趋势,平均每十年增加4.8天。同时,平均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区域高温过程平均强度以每十年6.2%的速率增强。

  气候服务室副主任李修仓表示,今年夏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高温日数偏多。其中,华北、华东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浪,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极端高温。 本报记者 骆倩雯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