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挂靠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信息网-中国建造师网

热门关键词: 

  作为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传统,已有千年以上的历史传承。地方志享有“地方百科全书”的美誉。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太原市图书馆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地方志等特色文献的收藏,拥有品类齐全、数量丰富的馆藏资源。其中,全国县级以上地方志馆藏,其品种与数量位居全国公共图书馆前列。

  时值壬寅新年,太原市图书馆特别推出“‘志’说山西”栏目,通过“读志”、“用志”、“传志”的方式,让山西地方志“活起来”,使广大读者在阅读三晋方志的同时,畅游美丽山西。

  阳曲,地处忻定与晋中盆地之脊梁地带。扼晋北要冲,太原门户。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低平。东临盂县,西连静乐县、古交市,南抵太原市,北接忻州市,东北与定襄县交界,东南和寿阳县毗连。境北系舟山系横亘东西、云中山系纵贯南北,历为并北屏障,号称太原之北大门,为兵家必争之地。清代以前,辽、金、元时期,少数民族多次举兵犯并州,境内之石岭、天门、赤塘三关,皆驻雄兵以据敌;抗日战争期间,阳曲曾为晋察冀、晋绥两大边区联袂抗日之前沿阵地;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凭借阳曲县之有利地形,围歼太原城守敌,取得太原战役的彻底胜利。全县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 54公里,总面积2070.67平方公里。

  《阳曲县志》为追本求源,上限不限,尽量上溯;下限断于 1996 年底。对特殊重大活动,则延至1998年底,力求系统地、完整地反映阳曲县的历史和现状。

  《阳曲县志》共分二十三卷,主要介绍了建置、自然环境、人口、经济综述、农业、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贸易、财税金融、经济管理、党派团体、政权政协、公安司法行政、民政综合政务、军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民情风俗、方言谣谚、人物。

  阳曲县政区古今变化甚大,据考,春秋时,在今大盂镇一带始建有盂县。战国至隋唐五代千余年中,境内政权时置时省,屡易治地,今大盂镇、黄寨镇、东黄水镇、凌井店乡、北小店乡先后建立过盂、狼孟、汾阳、阳直、抚城、乌河、燕然、洛阴、阳曲等县政权。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阳曲县治所移至太原城西郭外,为郭下县,史称“晋阳首邑”。此后,境内县级建置基本稳定。元、明、清三代,阳曲县均为省(路)、府治所在地,为当时山西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心。民国前期,阳曲县为山西省会,一等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阳曲县境内曾一度建立东阳曲、西阳曲、盂(县)阳(曲)等民主县政权。1948年秋,东、西阳曲县民主政府合并,成立阳曲县人民政府。太原市政府成立后,随太原市政区变化,阳曲县境域逐步缩减,至1958年后确定为现域。

  阳曲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忻定盆地与晋中盆地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 112°12~113°09,北纬37°56~38°09’。东连盂县,西接古交市和静乐县,南与太原市北郊区交界,北与忻州市接壤,东北、东南分别与定襄县、寿阳县为邻。全境东西长82公里,南北宽54公里,总面积2070.67平方公里。

  阳曲县地处忻定、晋中盆地之间,山多川少,沟壑纵横,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偏低,有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110座,最高山峰柳林尖山,海拔2101.9米,中部平川海拔800~900米。

  境内有杨兴、泥屯等8条河流。总面积207.67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54.37%,丘陵占34.96%,平川占10.67%。境内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平川8℃~9℃,山区5℃~7℃,年平均降雨量为441.2毫米,无霜期为164 天左右。

  境内各种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尤其干旱最为严重。自然资源丰富,宜林地、荒山牧坡广阔,另有煤、铁、铝钒土、石灰岩等20多种矿藏,储量可观,品位很高,具有较高的开发前景。

  境内居民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县总人口的99.95%,少数民族只有满、回、蒙、壮、瑶5个,共6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0.05%。全县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逐年加大。全县共有姓氏 326个,其中复姓1个,单姓 325 个。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计划生育、优生优育普遍施行,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阳曲县经济向来以农业为主。新中国建立前,受封建土地所有制束缚,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商贸和其他各业也因连年战乱、灾荒而长期萧条,一蹶不振。

  助合作,发展农业生产,城乡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一五”(1953-1957年)时期兴建地方“五小”工业(小钢铁、小化肥、小水泥、小机械、小煤矿),实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全县经济发展较快。但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了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暂时经济困难。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国民经济得以尽快恢复发展。

  阳曲县历史悠久,阳曲人民一向以地为本,以农为生,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土地。长期以来由于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束缚,境内农业生产发展缓慢,有时甚至停滞不前。大量的良田沃士被少数地主富农占有,绝大多数贫苦农民只有少量贫瘠土地,是农业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以黄寨镇土地改革前为例,全镇有316户,1247人,5934.78亩土地。其中,地主、富农21户,14人,却拥有土地1742.78亩,人均占有土地12.02亩;中农103户,579人,有土地2916亩,人均土地5.04亩;贫雇农192户,523人,仅有土地1276亩,人均土地只有2.44亩。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为求生存,只得租种地主的土地,或给地主富农当雇工,承受地主富农的盘剥。据《中国实业志·山西卷》记载。民国25年(1936),阳曲县的租佃制度分为定租、活租两种,定租旱地租每亩1~2元;水地租,每亩3~4元,实际租金远远超出此数当时的小井峪村(今属太原市北郊区)每亩地租高达1石(120斤)。活租则是佃户与地主按产量,四六、对半、三七甚至二八分成。佃户收获的大部粮食用于交租,还要交纳所租地亩的赋税。贫苦农民不论年景丰歉,都要承受地主富农的盘剥,生活不得温饱“衣不遮体,食不果腹”“天大旱,人饿死”的惨状在旧县志中屡有记载。缺地少地的贫苦农民,为了谋求生存,很早以前就已开始从事挖煤、冶炼、烧璜、煎硝、酿酒、纺织等手工业生产。但由于社会制度的制约,手工业作坊的生产方式,发展极其缓慢。

  阳曲县历史悠久,人才济济。明末清初的傅山医术精湛,文学、书画创作名冠千秋。清代刘璋笔耕不辍,有6部小说流传于后世。

  新中国成立后,文化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各种文化机构和活动场所相继建立。到1986年9月,全县基本形成县、乡(镇)、村三级“文化网络”。1996年底,共有职工俱乐部37个、乡(镇)文化站15个、农村文化室245个,影剧院(剧场)68个,业余文艺团体40多个,文艺创作人员500多人;城乡、学校图书馆藏书23万多册。阳曲县文物古迹颇多,有文物点265处,居太原市9县区之首。至1996年底,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1处。

  1950年冬,阳曲县组建文化馆,馆址设在黄寨大街一民宅院内,设有图书借阅室、展览室、幻灯放映室等,有工作人员15人。1960年,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文化馆工作人员有的常年抽调下乡服务于中心工作,有的被精简下放,馆内仅有一退休老职工看门,文化馆成为无人问津、冷落之地。1967年,阳曲县在太原市文化局的支持特帮助下,在县城西南街兴建阳曲县文化馆,于1968年迁入新址。新馆址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房屋68间,建有3个活动厅。文化馆内设办公室、图书室、音乐组、美术创作组、文物保护组。1978年,图书室从文化馆分出,设立专门的图书事业机构--阳曲县图书馆。1987 年,文物保护组从文化馆分出,设阳曲县文物管理所。至1996年底,文化馆机构再无变动,工作人员保持在8人左右。

  民国初期,境内民众疾病医疗主要以传统的中医中药为主。民国 10年21),县城(今太原城)由私人创办川至医院,始用西药治疗疾病。1949 年前,由于医疗技术落后,瘟疫、传染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先后建立健全了县医院、中医医院、精神病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乡镇卫生院和农村医疗所三级医疗卫生网,1980年后,开始发展个体诊所。1996年,全县、乡共有医疗机构 37 家,农村卫生所 196 个,设有病床 710 张,医疗卫生人员 966 人。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设备的不断增加,地方病、传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妇幼保健、爱国卫生、医政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均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以学武术健身是境内最早的体育活动,清代至民国年间,境内武林高手云集,主要为形意拳。学校体育始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主要活动有兵式操、体操、田径等体育活动。民国年间,篮球、足球、排球、气功与棋类等体育活动开始出现。

  新中国建立后,体育事业逐步发展,全民健身活动日益普及。县级机关及厂矿、学校相继建成运动场、篮球场、灯光球场,体育设施不断增加,竞技水平逐年提高。至1996年底,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运动会48次,有田径、举重、柔道、摔跤、射击、自行车等8大类150个单项比赛获得第一名,并先后向省体工队、省体校、市体工队、市体校输送优秀运动员 44名。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