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挂靠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信息网-中国建造师网

热门关键词: 

  广州不会忘记,五年前这个季节——2018年10月,总书记到广东视察,要求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在综合城市功能、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现代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方面出新出彩。

  广州不会忘记,五年前这个日子——10月24日,在永庆坊,总书记强调,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在广州明珞汽车装备有限公司,总书记表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殷殷嘱托、谆谆教诲,如和煦暖阳,照耀在7434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引领英雄城市向下扎根、向上拔节。

  深深情意、切切关怀,如浩荡东风,吹拂在万千广州儿女的心坎上,启迪花城儿女时时思进、步步攀登。

  五年来,广州守正道开新篇。新时代新征程,我们牢记殷殷嘱托、感恩谆谆指引,把总书记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作为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之策、关键之举、成事之要,笃行不辍、驰而不息,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五年来,广州致广大尽精微。以“老城市新活力”作为引领广州屹立时代潮头、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以“四个出新出彩”作为牵引广州整体向上的重要支柱,以“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作为广州的标高和追求,感恩奋进、争先创优。

  五年来,广州筑基础谋长远。全市上下知责担责、知重负重、知难克难,围绕“国之大者”“市之重者”“民之盼者”,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新成效,向总书记和党中央交出一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永庆坊站上“C位”。永庆坊微改造,体现一个“新”字——不只是物质环境的更新,更重要的是社区文化、发展方式的更新,致力于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用好一个“活”字——留人、留形、留神韵,见人、见物、见生活,让传统文化街区活在当下;打造一个“力”字——通过“绣花功夫”,一片原本知者寥寥的老旧街区,蝶变成为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地”,仅今年上半年,客流量就达675万人次。永庆坊正不断散发新魅力、释放吸引力。

  “蝴蝶效应”由是发生。在荔湾区,14片历史文化街区连片保护活化按下了“快进键”,以永庆坊为圆点,老城活力半径在不断延伸;在广州,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精准发力、如火如荼。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改造907个老旧小区,改造老旧建筑4857.51万平方米,新增社区绿地和公共空间958个。广州街坊不仅记住了乡愁,还收获满满、幸福满满。

  城市动能愈加“激活”。活力落在经济发展上,“三驾马车”一同发力、动力强劲。以第134届广交会为例,展览总面积155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超过2.8万家,双双创历史新高。活力落在科技创新上,聚焦国家重大需求,构建“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以“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例,该计划已汇聚全球20多个国家80余个科研机构。活力落在文化上,持续打响“四大文化”品牌,深入实施“八大行动”。以文化惠民为例,全市文化馆(站)年均开展各类活动近12000场次,惠及2600多万人次……正可谓,一子落而满盘活。

  紧扣历史主题,广州持续挖掘老广州的人文内涵、传统意蕴、经典风采,延续千年城脉、文脉、商脉,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回答时代命题,广州正推动老中轴、新中轴、活力创新轴融合互动,历史文化核、现代活力核、未来发展核联动发展,老广州、新广州、未来广州在同一时空中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历经五个冬去春回,历史的足音依然铿锵回响,激励着这座城市砥砺奋进、爬坡登高,鼓舞着这座城市的人民栉风沐雨、向阳而行。

  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殷殷嘱托,引领我们不负使命、奋力前行,锻造出产业立市、科创腾飞的“硬度广州”;引领我们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培育出开放包容、人文郁盛的“厚度广州”;引领我们矢志不渝、鼎力革新,涵养出近悦远来、绿意葱茏的“温度广州”。

  筑梦“大湾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广州坚持观大势、谋全局,锚定大湾区“一点两地”战略定位,全力拉满大湾区建设“进度条”——走进“湾区之心”南沙,9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多家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业集聚于此,“芯晨大海”产业正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转化为细腻精密的“工笔画”。

  升级“枢纽+”。强大的枢纽功能一直是广州的独特禀赋,从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世界级铁路枢纽和轨道体系、道路交通体系,再到近几年驶入快车道的新型基础设施,广州在强化门户枢纽方面持续发力,努力变“交通流量”为“经济增量”。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连续三年居全国单体机场第一位、广州港近年来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十大港口之列……彰显着“枢纽+”之魅力与前景,蕴含着广州的雄心与担当。

  垒实“压舱石”。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稳定器。五年来,广州双向发力求突破,既谋划“老树发新芽”,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又思量“新树结硕果”,抓紧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2022年,广州制造业投资超980亿元,增长21.5%。其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61.6%。在刚刚收官的第134届广交会第一期上,老广货、新广货朝着产业链高端发起冲锋,向着产品价值“微笑曲线”的两端不断延伸。

  点燃“新引擎”。“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皆因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注入科技创新“燃料”,经济发展就有了澎湃动力。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23万家、其中22家入选2023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力箭”冲天探进深空、海底采冰挺进深蓝……在奔赴科技创新星辰大海的道路上,广州蓄力奔跑了又一个五年。在五年的历史景深中,广州高质量发展的秘诀是创新,动能亦来自创新。

  算好“生态账”。《习近平在浙江》一书中提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一方青山绿水就是发展。最新的“绿色账本”,呈现广州“环保成绩单”——推进城园融合,绿色幸福更加“触手可及”;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治理,让“广州蓝”一直在线;完善防止返黑返臭长效机制,建设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幸福河湖……人不负青山,青山亦不负人。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绿色福利,正在让城市发展“幸福指数”节节攀升、日臻高扬。

  氤氲“文化味”。“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繁盛的礼乐典章、美好的社会风尚,足以产生近悦远来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城市文化建设向来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之一,最具历史纵深感,也最需历史责任感。沧海桑田而弦歌不绝,作为拥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广州城市文化综合实力提升,必须把赓续历史文脉作为基底。站在五年的时间轴上回溯,从永庆坊“微改造”开始,广州接连迎来文化强市的高光时刻:竹筒屋、骑楼街、麻石巷,粤韵乡愁延续文脉;广州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粤剧艺术博物馆,文物活化滋养心灵;中共三大会址、团一大、农讲所,红色遗址串珠成链;文化活动琳琅满目、文艺精品层出不穷、文化产业蒸蒸日上……今年上半年,广州实现文旅消费总额1357亿元、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2571.79亿元。写好以文聚力、以文兴城这篇大文章,广州文脉传承的“薪火”烧得更旺、文明发展的“灯火”拨得更亮。

  擦亮“金招牌”。“广州服务”拥抱全球,是一块金字招牌。五年来,广州通过打响直播经济、总部经济、定制经济、平台经济、夜间经济等经济品牌,升级服务业、发展新业态,着力擦亮现代服务业这张产业名片,推动现代服务业出新出彩。越来越开放的市场环境,让广州始终吸引着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为外资企业所青睐。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州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31.68亿元,规模占全市的89.9%,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699家。去年12月,广州市获国务院批准开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大踏步走出去,高水平闯天下。广州正通过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贸易规则体系,以服务业的高水平开放,在全球市场“乘风破浪”。

  锚定“新高地”。营商环境常被认为是一座城市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优势所在。水美鱼肥,土沃稻香。要让各类市场主体在池塘里如鱼得水,关键就看水质好不好、养分足不足。过往经验也一再证明,营商环境是立体直观、可触可感的。经营方便、办事便捷、执法规范,各种资源就会不请自来。在广州,营商环境改革一直处于“现在进行时”。从2018年始,一路爬坡过坎、一路“闯关升级”,广州已实现了营商环境1.0到6.0改革的更新换代,并着力把南沙、黄埔打造成为全国营商环境制度创新标杆。从建立“熟地”清单和产业用地“一张图”到全面推行市场准入“极简审批”新模式,再到动态优化重点行业企业“白名单”,广州靶向发力频频放大招。日拱一卒,功不唐捐。截至2023年上半年,广州市场主体总量达327.83万户,其中上半年新登记市场主体26.85万户,同比增长23.6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广州要努力让要素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这些“软环境”变成“软黄金”,努力让“信心”“安心”成为企业挂在嘴边的高频词汇。

  心飞扬、志高昂。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我们已走过万水千山,仍在不断跋山涉水。推动“四个出新出彩”,我们与时间赛跑,我们用奋斗作答,我们向标高进发。

  察大势,明方向。今年4月,总书记从1000多年前、100多年前、40多年前三个历史维度,高度评价广州的重要历史地位,对广州寄予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的厚望重托。广州务必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发展大势、增强历史主动,在新的赶考路上作出新的广州贡献。

  省自身,修内功。当前,广州正处于动力转换期、优势再造期、新一轮大发展的酝酿期,有的动力正在弱化,新的动力尚未挑起大梁,新兴产业发展不够迅猛,还存在产业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科技创新战略支撑不足、营商环境获得感有待提升、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围绕这些紧迫命题,广州正凝心聚力、寻求破局。

  比先进,找差距。跳出广州看广州,才能找准广州在新一轮发展中的省内坐标、国内坐标、国际坐标。环顾四周,国内一些兄弟城市放眼全球、勇攀高峰,登高望远、引领未来,活用资源、善谋发展的奋斗姿态和卓着成效,让人受益匪浅。交流互鉴,发现差距,见贤思齐,全力赶超。

  人间万事出艰辛。总书记指出,“越是美好的未来,越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广州要实现“排头兵、领头羊、火车头”的使命任务,必须拿出当年那股“一马当先、一往无前”的魄力,以“勇争一流、耻为第二”的斗志,以“归零”“重启”的心态,立马阵前、主动迎战,全力以赴推动“二次创业”,以奋斗致敬奋斗、以创业献礼创业、以实干传承实干!

  正是因为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严格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广州各项事业才能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进展。

  正是因为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推动高质量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广州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动力持续激活、效益稳步提升。

  正是因为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民生福祉才会显着提高,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会显着增强。

  只要全市上下牢牢把握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这个根本,切实把对总书记的感恩爱戴之情转化为做好广州工作的强大动力,同力协契、奋发有为,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只要全市上下传承“排头兵”一马当先、探路先行的英雄本色,发挥“领头羊”走在前、闯在前的示范引领作用,增强“火车头”挑大梁、担重责的辐射带动功能,奋力推动“十二个走在前列、当好示范”,就一定能够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中谱写广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