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挂靠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信息网-中国建造师网

热门关键词: 

  工程师是负责把公司产品打造出来的角色,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工作,写代码,架构设计,规范制定,质量保障,进度把控,方案权衡,制度建设,上下游沟通,多团队协作,业务理解,问题定义,中长期规划。

  程序员则是更纯粹一些的角色,就是通过写代码进行创作的人,与作家、画家、木匠、铁匠类似的角色。

  现在可能只有工程师没有程序员,程序成了工业化社会中的一环,现代软件产品大多都需要作为一个工程去由一个团队实现。

  理论上程序还是可以脱离工程存在,作为一种创作介质,程序员可以独立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它的自由度很高,可以是引擎,工具,语言,游戏等,但它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在微博上看到蔡学镛发了句话:“你总是看大量的信息,你以为你热爱学习。但事实上,大脑本身就喜爱被信息刺激,这跟你是否热爱学习无关。真正判断是否热爱学习,要看是否喜欢动脑思考,大脑本能上并不喜欢思考,因为太消耗能量和时间。 ”觉得挺有道理,对于信息和思考,想再写两句。

  我们每天摄入的信息是同质化的信息。无论是刷微博,头条,知乎还是抖音,在这些平台上能获得的信息都是同质化的,你会固定关注一群人,机器推荐也会推荐你喜欢的内容,固定的信息样式配合每天新发生的事情,看起来每天看到的是不同的信息,实际上是一套样式翻来覆去,并不能得到多少有价值的信息。

  可以把世上的信息分成三种,第一种是直接以文字等形式在网上提供的信息。第二种是虽然相关资料在网上能找到,但需要自行进行加工处理才能得出有用信息。第三种是网上找不到,只存在于一些人的脑里的信息。

  这三种信息稀缺性递增,价值也递增,第一种是当下最廉价的,价值也是相对较低的,而我们每天刷的就是第一种信息,而且是这种信息的一小部分。

  要想获得更多有用信息,就要多获取第二种第三种。第二种靠思考和输出,对获取的信息多进行整合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第三种靠人脉关系,很多时候关键信息都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些少数人并没有什么动力去把这些信息公之于众,需要多跟不同的人、重要的人交流和发生连接,获取只存在于他们大脑里的信息,这也是人脉的价值。

  对于思考,王兴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可能真是因为大脑思考太耗能量了,本能上不喜欢,思考如健身,要想长期保持或喜欢上思考,一靠习惯,二靠长期激励(对其带来好处的想象),三靠即时激励。若思考能经常即时带来好的反馈和刺激,可能有助于形成习惯,写博客这种古老的方式算是一种即时激励方式,把虚无缥缈的思考变成看得见的东西,有创作的感觉,满足表达欲,若其他人看到能有互动就更好了。

  现在很多“智能”,是普通推荐算法借深度学习的风包装的,核心也就是决策树/随机森林/SVM这些90年代已经提出的算法,我们这里的实践也是这样。在用户端上,智能应用最广泛的目前两个点:个性化和多媒体识别,我们主要实践是在个性化上,从原来所有用户都用同一套或几套规则,换成根据推荐算法给每个用户制定符合他个性化特征的不同规则。

  实际上简单的个性化推荐也可以认为是规则,只是这个规则很复杂,里面的if/else/权重/概率计算不是人工写的,而是算法算出来的,大多采用监督学习的方式,这种需求大体实现步骤是:

  金额推荐概念很简单,我们作为理财业务,有很多场景是需要用户填入金额的,例如工资理财(每月自动把钱存到理财),小星愿(许愿存入钱),基金定投,各种理财产品的购买等。目前这些填金额的地方不是空着,就是有一个固定的默认值,金额推荐想根据每个用户的情况给推荐不同的金额,可以预填进输入框或出提示供用户选择,提升体验,甚至做出一些引导提升客单价。接下来套在上述步骤里来看下大致实施过程。

  输入特征基本上先拍脑袋尽量多的选取可能有关的特征,比如年龄,城市,过去交易金额等,后期训练迭代过程中会根据计算出的每个特征的重要性再进行几轮筛选。

  输出标签目标值是金额,但金额推荐这个需求不需要把每个用户的金额预测精确到个位数,从用户数据观察多数金额集中在有限的一些整数上(比如

  算法,目标值是金额档位,是一个分类问题,分类算法中选用了随机森林这种集成算法,简单应用广,过程中也试过其他算法,效果差不多。

  训练:使用第二步的部分数据进行训练,拟合出一个模型,再使用另一部分数据评估模型的预测效果。过程中通过各种调参

  应用:部署模型,不同的交易产品有不同的用法,可以把预测值直接预填进输入框,也可以在旁边出输入提示显示推荐的金额。然后就是一系列

  不同交易产品(工资理财/小星愿)对特征和标签的选取有一些小的不同,但大致处理流程一致。实践中工资理财把固定的1000元引导改成推荐的金额,订单平均金额提升60%,32%用户直接使用了推荐的金额。小星愿把金额推荐作为提示供用户选择,相比直接放一个该用户历史交易金额作为提示,点击率高十几倍,用户对推荐金额的接受程度较高。

  智能push想做的是在合适的时间给人推push,提高点击率。基于一个假想:每个用户都有不同时间段的活跃时间点,如果push不是统一固定时间下发,而是选择每个用户对应活跃的时间点下发,可以提高点击率。这里的push是促活类的,例如资讯的push。这里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怎样根据一个用户已有信息预测出他的活跃时间点。

  同样是经过了多轮的数据分析、模型调整、特征优化、AB实验、Android分链路优化等,最终同一条push内容,使用智能push链路和普通链路直接推送相比,点击率稳定在提升25%左右。

  push的优化上当时我们想做更多,除了活跃时间段,实际上影响用户点击push的还有他当前手机的实时状态,例如是否在看视频/玩游戏/放在口袋里等状态,在这些情况下用户点击push概率一定很小,如果在收到push后显示前能实时检测到这些状态,就可以推迟到更合适的时间显示。为此我们在iOS上做了一些尝试:

  Android也实现了差不多的方案,不过iOS和Android的方案都有缺陷,iOS方面用户手动kill掉的APP情况会收不到静默push,会影响push的到达率,Android方面没有可靠的延迟展示push手段,若延迟的时间点APP处于非活跃状态,会无法展示,同样也是会影响push到达率,这些缺陷导致最后本地处理的方案实现后没有很好地应用上。

  智能异常检测:客户端的一些异常很多时候无法通过代码准确地检测到,例如图形引擎在一些安卓机器上的花屏,没有报错的白屏

  黑屏,期望是有统一的手段检测到这些显示的异常。做法是在端上内置机器学习框架,云端训练模型,输入是截屏图片,输出是异常分类,我们挑了三种情况作为异常截屏样本:白屏

  入门级项目,压缩模型下发到客户端运行,用户运行过程中根据一定的规则抽样进行截屏检测,有异常可能即上报。

  还有像智能预加载/智能分页/交互预测/交易流失归因分析这些实践,但还没有做完整,就不描述了。

  当智能基础能力的基建(训练平台,模型部署,数据打标等)做好了,要把智能能力应用到业务上时,需要的更多是业务理解和数据分析能力,多数精力会耗费在清洗数据、模型调优上,这个能力跟工程能力有很大不同。

  即使做了几个智能的应用,也没法说已经入门了这个领域,只是接触到一点皮毛,而且当时去补的各种知识点在一段时间没有接触使用后,也很容易就遗忘了。

  一般考核者会对团队每个人的贡献度/kpi完成情况/影响力/主观能动性等因素一起综合考虑,给出团队里的人员排名,再进行评定。

  假设团队有10个人,当第三名与第四名差距很小,第九名与第十名差距很小,一念之间排名就会变化的时候,就会显得很不公平。

  第三第四是综合评价差不多的两个人,却划分到差距很大的两档,第九和第十同理。而且,第四跟第九本来是差距很大的两个人,却在同一档,拿到差不多的评价和奖励。

  另外一个问题,如果给人打1,这个人有可能会离开,但如果你对团队较满意,在市场上都很难招聘到比团队里靠后更好的人,那就是在浪费资源。

  有没有别的方法?这里的问题是梯度差大,如果降低梯度差,比如分成10档,奖金的分配可以根据排名平滑地递减下去,会怎样。

  这样刚才说的那种情况,第三四名,第九/十名之间,就算一念之间调换个位置,也不会有太大影响,第三档和第四档之间的奖金分配等差距很小,而第四和第九的分配差距是明显的,整体上是相对公平的(我们假设排名是公平的)。

  排名靠前没有仪式感的激励,就像体育比赛没有金牌银牌,竞争性和冲劲会减少,排名靠后没有一个断崖式的差距,让人少了恐惧带来的狂奔。

  没有具体的标签,在晋升淘汰等机制上也少了参考依据。档次过多,也会让人纠结于排名的次序上,难以解释。

  从大盘上来看,绩效考核是为了激励员工把工作做得更好,公平性并不是最重要的,在大环境下要想拿到最大的公平,就是避免落入两档边缘,争取无可争议的第一。

  普济寺大堂里一群人念经,群诵经文听起来挺有感染力的,不断快速重复念经文,我理解是通过念诵让自己注意力不得不集中在经文上,多次重复后达到放空的效果,控制自己的思想去除杂念。

  雕刻壁画、佛像特别多,作为外行人只看外表,大多数是很精美的。供奉的神明成百上千不重样,佛教感觉是特别复杂的宗教,听说佛法无边,修佛途径很多,所以创造出来的旁支很多,所以神佛特别多?

  各路人过来烧香拜佛很多,年轻人也很多,看起来很虔诚。佛教有清规戒律,但给人印象却是可以保佑满足人们各种欲望的神佛,世俗上很实用。

  寺庙前面有人为商店拉客买香火,说“空手不入佛门”,让人特别反感的一句话,感觉是对佛教的亵渎。

  普陀山交通极其不方便,出行只能靠走路和公交,没有汽车和单车,公交站的设计很奇怪,大多数站点设在离景点目的地五六百米,而不是直接设在景点旁边,让人怀疑是不是为了让人到站后走路过程中逛商店盈利。

  无意中看到寺庙中的尼姑跟看门的人发火,凶神恶煞,一脸鄙视下人的样子,感觉对这些人来说,出家只是一份工作,跟平常人没区别,戾气都很重。

  不懂佛教,带爸妈逛过很多寺庙景点,也只不过是看看样子,作为接受了多年唯物主义教育的人一直没有信仰,觉得那些“得道高僧”是装模作样糊弄大众,但最近觉得,虽然有些人确实是装模作样,但有些人“修成正果通往极乐世界”可能是真的。

  人除了真正的温饱是物质需求,其他都是精神需求,住大房子、吃大鱼大肉、玩遍世界、子孙满堂、权力在握、家庭美满,虽然很多是跟物质相关,但实际都是精神需求,物质只是用来满足精神上的这些需求欲望。

  佛教提倡只满足基本的温饱物质需求,住在清简的寺庙管温,吃最简单的斋饭菜管饱,其他需求全靠精神修行去满足。纯精神修行能做到什么程度呢,精神就是人脑,人脑可以控制自身的一切,例如困的时候,去想一些惊悚、愤怒之类的事情就可以立马让自己精神;做梦时经常在梦里可以随便串改记忆,可以很清晰“回忆“起某个事情,实际上它没有发生过;梦里还可以不借助任何物质外力直接达到性高潮。纯靠精神力量达到任意感受状态理论上应该是可行的,只是目前科学还未达到这种程度,不知道宗教的修行能达到什么状态,理论上都是可能的。

  2018到处叫惨,我也叫着,不过回头想想还好,无非是股票跌一半,JSPatch平台连连被干,还没到很惨的程度。

  工作上今年经历比较多的变化,再一次深刻体验到阿里文化里的拥抱变化,跟腾讯人员组织架构长年不变形成强烈对比,各有利弊,职责的变化让我能得到更多信息,看到和理解更多的事情,也多了比之前大得多的压力。当不涉及具体技术细节,在解决问题思路/方法论/套路上,很多都是共通的,今年体会到很多技术以外的方法论通用性,仿佛刚踏进职场,体验到很多。

  最近感受最深的是自身的思考不足,人为了逃避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工作生活中碰到的事情和问题都去思考本质原因,是挺难做到的,需要有意识锻炼形成习惯,这点做得不好。经验和信息是数据,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是算法,两方面都要提升。

  另一点感受是科技与人文清晰的界限,工作上的经验和思维能力都可以归为纯理性的科技理科,这方面能力再强也无法代替感性的人文艺术带来的体验,有时候工作之余听到触动人心的一首好歌,看到一部好书好电影,会有种久旱逢甘雨的感觉。对美的感受力越强,就有越丰富的体验,学理科是为了解决问题,学文科是为了增强对美的感受力,这两者都值得一直学习。

  今年的贸易战和经济下滑,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就是股票腰斩了,大部分钱都在股市上,回想去年年末股市顶峰期,当时在嘲笑自己胆小,面对一支自己认为永远涨的股票都不敢融资加杠杆,今年看来真是幸亏胆小,涨时想融资加仓,跌时想放着总会涨回来,小股民心态特别突出,作为厌恶******的人也陷入******的圈子,不过人在社会混很多行为都可以归为******。在金融公司工作,断断续续听到一些金融知识分享,感觉金融领域太专业,皮毛都还没学到,只有当韭菜的份。

  没有被年末的裁员潮影响到,不过危机确实越来越近了,程序员行业在国内有明显的年龄歧视,到一定年龄达不到预期水平就会被市场抛弃,国内竞争压力很大,在大公司久了,得注意下荒野生存能力,否则到时可能会很被动。

  JSPatch 8月开始遭受另一波审查升级,混淆的方案失效,苹果确实针对JSPatch做了比较厉害的扫描手段并在不断升级,今年跟审核团队沟通他们也是表示不喜欢JSPatch,还是那套审核后不能修改的说辞,就算解决了安全问题也没用,比较无奈,但热修复需求还在,JSPatch平台还是会继续找解决方案。

  博客写得越来越少,没有去钻研一个个技术细节的机会,没多少技术内容可写,工作内容不适合写,纯思考的东西也不成熟,感觉现在不太敢发表一些看法,说话有压力,可以看到今年很多文章都在月末发,都是不想打破一个月一篇的惯例水出来的,以后应该不再遵循这个惯例了。

  拍拖十周年,细水长流,后面还有很多个十年。小朋友三岁了,有次送她跟堂兄堂姐回老家住一段时间,小屁孩临别时开心得要命,完全不顾旁边落寞的老爹老娘的感受,堪称年度画面。这么快就长大了,可爱还是一如既往,话特别多,会说“我每天等你们上班等了好久”,不过每天下班看到我第一句话一定是“爸爸我可以看ipad吗”,(;-_-)。小孩的黄金年龄,好好珍惜。

  打卡北海道,京都,大阪,硅谷,一号公路,南京,绍兴,普陀山,时不时回忆起来的画面是在北海道,厚厚积雪的街道静谧干净,很惬意,日本真是旅游体验很好的国家,去了两次还想再去。美国朝圣,看到人的多样化,勇士破旧的球馆,斯坦福的大学气息,一号公路的美景,FB小镇般的办公区,可惜没有体验到真正美国居民的生活。

  对电子设备的兴趣依然很浓,Switch,Airpods,Apple Watch,最佳设备是Airpods,一般人都买了就后悔,后悔没早点买。刷塞尔达,奥德赛,刷权利的游戏,延禧攻略,毒枭,刷漫画一人之下,零星看十来本书,十几部电影,******比较匮乏。

  沿着当前最普通的人生路径,过着最普通的生活,读书考试,应聘工作,结婚生子。碰到过挫折,但跟别人的对比起来挫折并不大,有各样的压力,但还在承受范围内,总的来说还是非常幸运的。在跌跌撞撞地成长中,见识,能力,思维,承受力,在不同时期不同平台都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觉得还不错。

  能够理解越来越多的事情,包括信仰,活下去不是唯一的真理,可以认为人生过得开心最重要,也可以认为一切都是欲望,欲壑难填苦海无边不如修身养性六根清净,也可以认定献身一项伟大事业是值得的。以前看小说电视剧时不能理解这些行为,现在多少可以。

  信息就是资源,信息不对称可能是世上最主要的赚钱手段,多数有价值的信息存在于在于私密人际关系网上,所以跟人的连接越多,连接质量越高,能获得的信息资源就越多,程序员在这方面有劣势,多数时间在跟机器和互联网连接,能获得的信息太少。

  人的生活有惯性,习惯懒惰就一直懒惰下去,习惯高压会觉得高压也没没什么,就像物理加速和匀速,切换状态时有不适应的感觉,进入轨道后就靠惯性持续下去了。

  每个人都喜欢做新的东西,不喜欢维护旧的系统,创造新东西相比维护旧系统更容易产生成就感,也更容易汇报,但实际上产生的价值往往没有比维护旧系统多。

  在批判中医在知识分子圈是政治正确,但身边太多西医没办法的小病中医治愈的例子,因为没有做过双盲实验就被一棒子打死,作为安慰剂和小概率事件看待。面对像人体这种复杂问题,大家更愿意用确定性的统一的框架和思维去理解,而选择性忽视不利于自己认知的事实。

  人们对外总会展示自己好的一面,言语经过粉饰,文字更是经过重重筛选,只会透露对自己评价有利的想法,文字在网络上发出来目的就是获得赞赏,通过一个人的文字、朋友圈、微博是无法知道他的习性和真实想法的。

  我在 2013 年开始做了很多APP在 AppStore 上出售,在当时有不错的收入成果,在前几年已经停止运营,分享下当年开发运营的一些经历和套路。

  如果是为了情怀做 APP,就做自己喜欢的,如果是为了赚钱,最好是去市场看看大众需要什么 APP,刷几遍 AppStore 各国家各分类的免费和收费排行榜,看哪些是需求大同时现有的 APP 做得不够好的,去做个更好的抢占市场,当时私人计算器就是这种方式做出来的,这种方式做出的 APP 占绝大部分收入,而我的其他靠自己想象出来来的创新 APP,在收入上并没有获得很好的成果。

  AEO,AppStore 搜索引擎优化,零成本的推广方式,搜索也是用户触达 APP 最主要的方式,手段包括:

  标题加关键字,这在当年是最有效的做法,权重比 keywords 高很多,所以当时大部分 APP 名后面都跟着一长串介绍性关键字,比如私人计算器就是:Private Calculator File Hider, Secret Photo Video Browser, Image Downloader and Note vault,不过现在被禁止了,独立了个 subtitle 出来,权重有所变化。

  多国语言,AppStore 是面向全球的应用市场,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搜索关键字,多支持一个语言就多一分被搜到的机会,私人计算器配置了十几个语言的标题和关键字,是有不错效果的。

  内购项目关键字,内购项目是可以命名成为搜索关键字的,曾经有段时间,AppStore 上搜什么都出喜马拉雅,似乎就是这个做法,不过当时我的APP没有内购模式,没有试过。

  AEO 工具,当年还没有很好的工具,现在像 AppAnnie 可以帮你跟踪关键字效果,挑选效果最好的关键字。

  AppStore 的搜索规则时刻在变,在我运营期间有好几次因为搜索规则变化导致收入突降,现在的搜索规则估计连在苹果开发 APP 搜索的人也摸不清楚,得时刻跟进才行。

  限免在当时是我最主要的运营手段,不知道现在效果会怎样,不过现在很多 APP 都是应用内付费的方式,直接收费越来越少,限免的手段和平台也就越来越少了。

  AppStore 上出现一个神奇的运营推广方法,套壳,就是同一份 APP 代码,改改图标/应用名/介绍/以及内部某些UI,摇身一变成为另一个 APP,上架到 AppStore,它很有效,因为:

  曝光量变大,用户因某个需求搜一款 APP,很多人不会直接下载第一个,而是翻一翻,看多几个APP对比一下,这种情况下,一个 APP 就是一个曝光,一个广告位,占据得越多,被点击下载的概率就越大。

  审核风险,AppStore 的审核,谁试谁知道,分分钟让你崩溃,一个 APP 审核不通过,换一个账号提交可能就通过了,有一些灰色地带的功能,比如下载视频,多一个套壳 APP 就多一份审核通过的概率。

  我做的套壳比较柔和,只套了几个,而且都有做一些改动,每个定位都不同。后来发现其他人是工业化的方式去做这个事,大量套,对于为了逃避审核去套壳的,一次性提交几十个APP,总有审核的漏网之鱼让APP顺利上架。

  应用内互推,做 APP 矩阵,每个 APP 都推广自己其他的 APP,常规方法,这块感觉做得最好的是四叶。

  订阅模式,把一次性收费变成订阅,订阅是每一年或每一个月都收费,当年没有这个功能,没试过效果,据了解应该是个敛财利器,各收费App改成了订阅模式。

  流量运营,社交方面官方的facebook/instragram/twitter/公众号账号,媒体方面的软文/youtube视频,官网SEO,这里水太深没怎么涉及,独立开发者也很难做好这些运营。

  这里只是分享我经验范围内的一些运营手段,没有多深入和专业,毕竟一个人能做的事有限。说些题外话,独立开发者个人觉得不是一个好路子,充满情怀的 APP 很难赚到生活费,除非你天赋异凛,为赚钱而开发的 APP,发展成工业化作坊才有发展的机会,此外独立开发者的孤独感强烈,估计得是强烈外向性格的人才能长期维持那种状态。

  移动端开发从08年开始就有个大家前赴后继不断追求的目标:跨平台,15年时 nwind 有篇雄文,详细调研了跨平台各流派,其中最后的Dart 栏可以看到现在Flutter的雏形。可以看出来,Flutter是从精简浏览器的思路演化过来的,实际上web与Flutter从底层看是一致的,web是提供了一层平台无关的独立引擎,可以看成平台只提供了画布,所有的UI组件、框架、事件处理都是web引擎封装处理。其实这种虚拟机方式是跨平台的正道,在GUI跨平台的道路上,JAVA、FLASH都是这种方式,在PC时代都取得过成功,只不过移动端时代只有web这种开放标准能平衡各大公司利益,延续下来了。

  原本web作为跨平台的解决方案很完美,FB最初也信心满满用web技术做主APP,但到最后还是搞不定性能问题,被迫回归原生。为什么web性能不行,上面雄文也说了,历史代码兼容,CSS复杂,DOM接口粒度大等问题,自然有牛人们继续不断去尝试解决这些问题,面对历史包袱满满的web引擎,首先尝试的当然是不断删代码删功能,做个精简版的web引擎,完全抛弃兼容性,只保留最主要的功能,据Eric Seidel说删完后快了20倍,于是朝这个方向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渐演化出Flutter。(国外大厂可以花三四年时间做一个引擎且还在Beta,怕不怕?)

  Flutter的推出为略为沉闷的移动端技术注入了一些活力,底子强,包装好,只要接入引擎就能获得跨平台+高性能的特性。不过Flutter还是有不少缺陷:

  不管怎样,Flutter是一个宝库,一个完整的比webkit简单得多的引擎,源码很值得挖掘学习,现阶段国内关注Flutter也是学习居多,直接使用Flutter目前吸引力还不够大,但国内可能有另一个利用Flutter的途径:小程序。Flutter从web引擎简化中来,使用的也是CSS flexbox布局,但抛弃历史包袱重定规则,不兼容web也不是dom那套玩意,需要上层业务根据新规则限制写法,而小程序就是这样的限制框架,可以参考Flutter构建小程序渲染引擎,相对于web渲染性能好,相对RN渲染,同渲染引擎坑少,无需维护两个平台框架。可行性待研究,算是一个有趣的课题。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