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挂靠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信息网-中国建造师网

热门关键词: 

  枫香树古时又叫“欇欇”(shèshè),是个象声词,意思是,如果有风吹来,枫香树的叶子就会彼此摩挲,发出“欇欇”之声。

  在古代,诗词中出现的枫树,就是专指枫香树,反而是现代人混淆了枫树的概念,几乎把巴掌状的、红色的叶片都叫作枫树。枫香树几乎只有在秦岭以南能看到,它是湖南的乡土树种,在岳麓山,它构成了湖南最经典的秋景。

  其实,枫香树在春季刚冒出嫩芽时,疏落的身影,黄绿的叶片,样貌并不比秋季时的一片火红要差,尤其是随风摇摆,确有古人所说“欇欇”之声。

  枫香是国人悲秋的主要倾诉对象。“枫叶荻花秋瑟瑟”,是白居易在浔阳江头送客的伤感;“西风吹老丹枫树”,是纳兰容若对“千古兴亡”发出的长叹;“江枫渔火对愁眠”,则蕴含了唐人张继自“安史之乱”后羁旅天涯的怅惘。他们诗词中的枫树都是枫香。

  但是在明清定都北京之后,很多文人在北方会集,而枫香树多生于秦岭、淮河以南,北京无法推广栽种,所以秋季叶子变红的槭树,就被当作枫香树来歌咏。而进入近现代以来,随着悬铃木在中国内陆被作为行道树而大肆推广,这种从欧洲引进的红叶树种也被一些人称作枫树,枫树的专指意味已经逐渐淡化。

  其实分辨起来并不复杂。枫香与槭树,两者虽然叶片都深裂,但是种子外形差异十分巨大。常见的槭树有五爪槭、元宝槭,都是五裂或七裂,而枫香是三裂。如果叶片看起来难以辨别,它们的种子则相差甚远。槭树种子带有种荚,像两片小翅膀,秋季成熟后是绯红色,随风飘扬,像竹蜻蜓。枫树则是果球,上面长满棕黑色的毛刺,从树顶坠落后,常常堆积在角落,据说用来泡水可以祛风除湿,与艾草的功效差不多。

  悬铃木也有果球,颜色是棕黄色,但个头大得多,而且多数情况下是两球甚至是三球长在一起。悬铃木曾最初登陆上海,因为叶片像中国本土树种梧桐,而被称为法国梧桐。上世纪80年代被大量推广为行道树,秋天火红色的叶片成为众多城市街道上一道靓丽的风景,久而久之几乎成为枫树的代名词了。

  不过要论与气候的适宜,枫香依然是长江以南秋天的主角。作为湖南的乡土树种,枫树占据着常绿阔叶林林缘的位置,在岗地上极有优势。作为落叶树,枫香的成长时间快,树形挺拔,树冠伸展,很容易在山体的阳坡站住脚。它们因此成林,并适应了湖南湿润多雨的气候,尤其在秋冬烟雨朦胧的时期,随着叶片逐渐变红,随风飘落,被雨水冲刷得分外娇媚。

  相比较于槭树、美国红枫等近年来园林绿化常用的红叶树种,枫香的分布更加自然,树叶并非血红,而如胭脂色。它们与常绿阔叶林中的樟树、钩栲、栎树混交,构成湖南秋天最经典的色调——五彩斑斓。

  为了准确把握岳麓山上枫香树的红叶变迁,我前后三次登山观望。三次走了三条不同的路线月初,从爱晚亭到云麓宫再下到能量谷,立秋不久,但见枫叶一片翠绿,还无要红的端肇。第二次是在10月中旬由南门去云麓宫,已经看到叶片变黄。10月22日再去看,少许红色,但要红透可能还要等半个多月的时间。

  靠双脚的丈量,我找到枫香树古树群中最高、最粗与树龄最大的那几棵,完整的路线攻略还需细细讲来。

  整体来说,岳麓山枫香树主要位于爱晚亭—清风峡—麓山寺一带,这一片的枫香树树龄都比较长,最年老的在麓山寺后的山坡上,树龄约310多年。胸径最大的是位于蒋翊武墓后南面山坡的枫香,胸径1.4米。

  蒋翊武墓是爱晚亭至麓山寺这一条山谷路线的中间节点,站在这里眺望山谷,四周几乎是枫香树纯林。它们身姿挺拔,树冠层在15米高的地方铺展开来,在树林的下方形成空旷的“走廊”。这种遮蔽效应几乎抑制了其他乔木的生长,树林下方只有稀疏的灌木或者薹草。

  走在这条“走廊”之中,真是让人心旷神怡。树顶的枫叶在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阳光如碎银铺在脚底,抬头观望,光线在树叶的婆娑之间闪烁不止,让人望着出神。

  沿着蒋翊武墓向上走几步是麓山寺,这里的视野最开阔,可以眺望从爱晚亭上来的这条山谷。从这里向下看,就是岳麓山古枫香树种群最为集中的区域。就像从廊下走到阁楼上,可以看到枫树群顶层的整体样貌。

  枫叶泛红的节奏是从树顶开始的,接受阳光照射长久的地方红得越快,所以在岳麓山赏秋,麓山寺前的平台是绝佳的地点。古枫树中树龄最长、长得最高的一棵都在麓山寺周围。此外,寺中有银杏,还有1700多年的罗汉松,古寺的琉璃瓦与红叶也十分搭配。

  视野开阔,毫无遮挡,道观前有朴树、银杏,叶片均开始变黄。远处湘江一汪秋水,银光熠熠。视野左前方就是岳麓山向东铺展的余脉,沿山脊而上看见众多的枫香、樟树、马尾松次第排列,枫香的顶端已出现火红色,与绿色的樟树搭配,显得整座山林层次十分丰富。

  越过爱晚亭,沿着大路向前走是能量谷。现在已经很少人往这里走。上山的有一条石台阶,而后右转是几条土路,一直走就可以到达山下人取水的小溪。

  这条山谷据说在历史上比清风峡还要出名,以前叫苍筤谷,筤有竹丛的意思,大概曾经长满竹子,郁郁葱葱犹如华盖。相传米芾、曾国藩都曾在山谷徘徊,山中的溪涧从山上的蟒蛇洞附近流下,在下游汇聚成小潭,现在这里修了一座石桥,人迹罕至。

  蜿蜒的山路上可以捡到南酸枣、栎树的橡果,路面上积满落叶,看得出来大片的是钩栲,细长且有锯齿的是小叶栎。枫香树的树叶并不多,大多数树木正值青壮年,树围在30公分左右。这是一片由年轻一点的枫香树组成的山谷丛林。相比较爱晚亭到麓山寺那条线上枫香树的粗壮古老,这里更加隐秘幽静,树木肆意生长,林下蕨类繁茂,小径之外就是枝繁叶茂的荒野。

  在一众树木中,梧桐显得瘦小。它的叶片如巴掌,已变成金黄色,与枫树的红叶组成美妙的搭配。树林中偶尔可见野柿子,它们已经成熟,挂在树梢上,远远看去,以为是南酸枣。

  这片幽静的赏秋之路,大多是上山取水人踩踏出来的。沿山而下的小溪,有汩汩泉水流出,细小得像一支箭,钻进草丛就不见了。

  这小溪落满枫叶时是极美的。红色的枫叶在溪水汇聚的深潭上静静漂浮,久了就沉下去,颜色也渐渐枯萎了。这是最为细致的秋。

  总结起来,岳麓山赏秋的路线只是有三个节点可以推荐:麓山寺、能量谷以及云麓宫。这三处各有各的妙处,云麓宫下山至穿石坡湖,湖上的走廊下有片枫树林也不错,因为站在桥廊上可以俯瞰,甚至能看清楚挂在树顶的枫树球。

  云麓宫向北望去几乎可以扫尽岳麓山的秋色。尤其是爱晚亭以上的古枫香树林,这里看得到全貌,但若要体会细节,还需步入其中。

  同行的岳麓山管理处森防组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每年他们都会定期检查枫香树群落的健康状态。一些害虫如枫香毒蛾、樟蚕、尺蠖会破坏木材的基质,他们就采取喷粉的方式除虫。

  随着枫树树龄的增长,很多古树出现枝干腐朽的情况。他们会处理掉朽枝,搭建脚手架来支撑树冠的重量。听起来简单,但是山上环境复杂,有些生长在山谷中的大树根本不能用车抵达,只有靠人力慢慢搭建,费时又费力。

  最难处理的是空心化的老树。先用蒸熏技术处理,将朽木中的害虫、真菌杀死,而后再炭化,保证内部不再生虫,最后再用水泥填实封口,这样的古树就会得到新生。

  在白鹤泉,两棵古枫香的根部将硬化的地面拱起包,这是随着枫树长大所出现的常见问题,硬化的地面会让土壤板结,而处置办法是扩大根部的土壤空间,并留呼吸孔,这样枫树就可以屹立不倒。

  对于每年需要接待数千万人次的岳麓山来说,维护好古枫香树,就是将长沙最经典的秋色传承下去。这秋色融合着岳麓山千年文脉,早已印入万千长沙人心中。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