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挂靠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信息网-中国建造师网

热门关键词: 

  2013年金秋时节,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十年时间,笔锋回转之间,一幅由多国人民共同绘就的“一带一路”美妙画卷徐徐展开。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栏目推出《千里共此卷》特别策划,与您一起感受大国领袖“以人民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利为利”的天下情怀。

  自汉代张骞“凿空西域”,中原的商队经敦煌、出玉门、穿戈壁、过荒漠……有人扬鞭西行,有人驻足落脚。多元文明在此交汇,孕育出莫高窟的华光璀璨,诉说着浩浩丝路外来文化与中华本土文化的水乳交融。

  2017年5月14日,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谈及古丝绸之路,将敦煌等古城比作“记载这段历史的‘活化石’”。

  历史上,先人们在大漠戈壁“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在汪洋大海中“云帆高张,昼夜星驰”,为后人留下宝贵的“丝路精神”遗产。

  如今,源自中国、惠及全球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建成一条文明之路,引发全球共鸣,汇聚起各国共谋发展的精神动力。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主旨演讲。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环顾当今世界,“文明冲突论”“种族优越论”等论调沉渣泛起。如何找到不同文明以及各国人民和谐共处之道,习主席始终思索并关注。

  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会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不同文明;只有心怀自信的民族,才能在历史潮流激荡中屹立不倒,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

  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场合深刻阐释中国的文明观,到出访期间身体力行促进文化交流;从亲自倡议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到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习主席念兹在兹、亲力亲为,推动各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不以意识形态划界线,不以大小强弱论亲疏。“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深入开展教育、科学、文化、体育、旅游、卫生、考古等各领域人文合作。”

  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图书馆联盟、美术馆联盟等相继成立。孔子学院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驿站”。鲁班工坊等10余个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品牌逐步形成。

  开放的姿态,务实的举措,让“一带一路”的民心相通之桥加速成形。在学校、企业乃至全社会的广阔舞台上,多元多彩的交流方式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同德国汉学家、孔子学院教师代表和学习汉语的学生代表座谈,习主席鼓励大家进一步发挥孔子学院作用,加大语言交流合作和中西方比较研究。出席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习主席为“英国有这么多老师和学生在教授和学习汉语”感到高兴。复信南非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师生,习主席发出诚挚邀约,欢迎师生们多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更加深入地认识和理解中国。

  志愿教师萨内莱·恩图利是德班理工大学孔子学院的参与者,更是获益者。“林森”是他的中文名。他说:“之前我没有出国,所以对我来说,世界就是我的家乡。孔子学院给我机会去中国,做我没想到我会做的事情,真的开放了我的思想。”

  2023年4月12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的鲁班工坊内,塔方教授向学生讲解绿色电能展示平台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以百工之祖“鲁班”命名的鲁班工坊,采取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向世界分享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技术、教育标准。

  2018年9月,习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主旨讲话中郑重承诺,“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向非洲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我国已在亚、非、欧三大洲20个国家建成21个鲁班工坊。中国的职业教育在海外熠熠生辉。

  “鲁班工坊很不一样,除了为我们提供传统的学术研究平台,还帮助我们掌握了就业所需要的动手能力。”肯尼亚马查科斯大学电信与信息技术专业学生彼得·卡里乌基这样感叹。

  国度有别,文明无界。习主席以文化为纽带,点亮了“一带一路”上不同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思想明灯,也找到了国与国之间民心相通的“金钥匙”。

  2023年5月18日晚,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陕西省西安市大唐芙蓉园为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中亚国家元首夫妇举行欢迎仪式和欢迎宴会。

  舞台之上,六国歌手齐唱《美美与共》。礼乐交融、文韵悠悠。这一刻,古老的东方大国不仅以璀璨的文化携手中亚文明,更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拥抱世界文明。

  2017年5月,一场中西文化交融的盛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举行,欢迎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外方代表团团长及嘉宾。各国艺术家欢歌曼舞,优美和声激扬悦耳,为这场历史的盛会拉开序幕,也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文明对话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相信,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

  穿越时间的长河,新时代中国,不断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携手绘就新画卷。

  2023年12月26日,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新街镇黄草岭村附近,游客在冬樱花与梯田边游览。

  2023年12月12日,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第十九届冰雪文化旅游节采冰仪式在高家湖二渠水库进行。仪式主要展示了头冰的开采上岸过程。开幕式上还举行迎风旗、祈福词、喝出征酒等仪式。

  2023年12月13日,河北省正定古城迎来降雪,古城内外银装素裹,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美如画卷。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在中国、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以海南三角梅最为出名。

  2023年11月23日清晨,朝霞初现,三峡库区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沿江公路G348国道的绝壁岩体上,工人们正在铺设防护网,以防止岩崩和落石。

  2023年11月21日,甘肃敦煌,首趟敦煌号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装载1000吨石棉驶出,经天津港通过铁海联运发往泰国曼谷。

  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历市镇,一座座风力发电机矗立在延绵群山上,与蓝天白云、绿树青山相辉映,极目远望、蔚为壮观。

  2023年11月13日,国内首座港口商品车智能立体车库在山东港口烟台港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该车库占地13000平方米,可容纳商品车3000余辆,较平面堆存能力提升3倍以上,可完成智能理货、智能调度、智能转运。

  日前,姚庄镇沉香村生态农场近千亩橘子园已硕果累累。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优势,以柑橘产业、乡村景观资源、亲子旅游市场为基础,与横向的艺术产业、旅游产业相融合,在农民增收、乡风涵养等方面均取得了显着成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共富新路径。

  2023年11月7日,江西省高安市一家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在生产车间赶制工业接头等产品。该公司2022年被工信部列为第三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其研发的新型无滴漏干式软管接头组件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23年11月7日,在云南昆明滇池(海洪湿地)湖畔,大批红嘴鸥已抵达昆明,给春城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美景。

  2023年11月6日,浙江省金华市,工作人员对光伏设备进行巡视维护。近日,金华传化公路港第二期容量为2.91MW(兆瓦)的屋顶光伏成功并网,标志着企业“光伏+储能”这一新型小循环能源体系的建立,为企业的电力降本增效提供良好条件。

  2023年11月6日,在甘肃省张掖国家湿地公园湖水中,成群的天鹅、斑头雁等候鸟在这里休憩觅食。

  近年来,当地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采取公司+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有机富硒鲜食玉米深加工产业,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2023年10月12日,北大荒集团建设农场组织大型机车群对种植的20.61万亩大豆进行抢收,确保成熟的大豆颗粒归仓。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