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挂靠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信息网-中国建造师网

热门关键词: 

  历史上,漠河一直都是不到一百户人的小村落。现在的漠河以北八十公里是北极村,它是最靠近清末、民国真正的漠河的地方。民国时期漠河人口暴增,是为了淘金。1958年黑龙江发大水,老的漠河县城被淹没,居民迁至漠河村。六十年代,国务院决定开发大兴安岭,迁入内蒙古、黑龙江的伐木工人,才有了现在的漠河。但它还没用多久,1987年,大兴安岭特大火灾,整个县城就烧为废墟,不得不用几年时间重建。

  漠河境内有额木尔河、大林河穿过,向北汇入黑龙江;嫩江和松花江都在漠河的南部。1998年夏天,松花江、嫩江突发洪水,本来,这场洪水与漠河没有什么关系,但它却改变了漠河的命运。

  这是100年来松花江经历的最大洪水。死亡4000余人,直接损失2500多亿之后,人们开始反思洪水长驱直入的原因,这才发现,“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的大小兴安岭,已经没有多少森林,经过森工系统半个世纪的过量砍伐,几人合抱的红松几乎消失,留下光秃秃的山岭,还有细小的幼苗,在大洪水面前如若无物,起不到任何阻挡作用。

  政府决定改变这一现状。经过两年的策划,2000年,国务院批准了5个省(区)的国有林区天然保护工程,漠河所在的大兴安岭地区位列其中。根据规划,伐木工人将逐步转变为森林保育员,由国家拨给保护经费。

  这意味着工人从自主盈利的核心部门,集体变成非盈利的边缘岗位。当时,林业经济本来就不景气,改革后职工更穷了。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00年,西林吉林业局(漠河政府机关驻地)接到上级命令,要在三年内把自己变成旅游名城。

  什么是旅游名城?怎么样三年变成名城?西林吉没有人知道。这是一座八万人的边境小城,居民多数是移民来的林业工人,没人懂得怎样建设旅游名城,出门旅游过的都不多。这样一个地方,怎么“变身”呢?

  随后,他们派出了考察团,去往省内旅游名城黑河、绥芬河、牡丹江等地考察,决定从建筑下手,要将它们变成“欧式风格”——据说,这是黑河的重要经验。

  2005年,市内主要建筑改装如期完成。刷上鲜亮的油漆,屋顶加上洋葱头,欧式建筑就达标了。在这里,建筑语言失效了,改造后的漠河不仅一点都没有东北大碴子的“土气”,它看起来甚至特别“洋气”。

  北极星照耀下,满城都是各种洋气的尖顶、圆顶建筑,建筑的外立面,也是五花八门的Art Deco装饰主义……当游客沿着县中心的振兴街走,经常会被牌匾吓一跳,比如证券和电信营业厅,外表却可爱得像是游乐场。

  而雕饰浮夸的,以为是夜总会或KTV的大楼,近了才发现是人民银行;端正匠气的灰色建筑,却是修理铺或菜市场。要不是街上的行人,城郊保留的老式平房,以及那些扭秧歌的东北大爷大妈,完全可以假装自己身处一江之隔的俄罗斯。

  同时,他们找到了打造旅游名牌的核心——北。西林吉林业局的另一套牌子更为人熟知:漠河县。二者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办公地点都在同一处,这是政企合一的森工体系特征。所以,西林吉是中国最北的林业局,它对应的县城,就是中国最北部的地区,漠河。

  凭借着“最北”这个词,在苦于林业发展的大兴安岭地区,漠河成了转型的明星。19年前,它籍籍无名、鲜为人知;19年后,仅2018年一年,就有223万人次的游客纷至沓来。

  直通漠河的航班不多,因此游客大多选择乘坐“北国列车”(K字头绿皮火车),从哈尔滨始发,前往漠河每日有2趟列车,到达目的地约需15小时,一般傍晚发车,第二天早上到达。

  这趟北国列车,一路经过黑龙江、内蒙古多地,慢慢行驶是对美景的慢放,透过车窗,苍莽的松林和冰封的河水相得益彰;而对于林场的员工来说是生活中的快进,这辆交通工具在自然与城市、忙碌与闲暇间往返穿梭。

  下了火车,清晨的寒冷扑面而来。这里是文字上常常提到的漠河,是中国最北的城市。晨光熹微中,外来者走在街道上,也许能感觉到漠河既不繁荣,也不萧条,而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极村,显得更加繁忙。

  北极村,是漠河旅游的头牌,也是“最北”最集中的地方。象征最北的标志就有至少三个:北极石、北极碑、北极点。其中,“中国北极点”最为郑重,它在靠近中俄边界的北望垭口广场的树林中。“中国北极点”是一座金字塔,它上面刻着精准到毫秒的纬度:53°29’52”58,宣示着一个庄严的意义:这里是中国北极。

  中国人以北为尊,源于中国文化的博大与人们的认同。坐落在北字广场上的白色雕塑,造型似鼎,三脚着地,在任何角度观赏全为“北”字,毫无违和感。“北”源于象形文字:人向背也,相随而从,相对而比,相背而北,相转而化。

  这种哲思无处不在,生活中遇到高兴事,我们会说上一句:“高兴得找不到北”。有多少人是为了找北慕名而来,在这里最不缺的就是“北”,最北邮局、最北人家、最北银行、最北哨所……可能你随便拍个照,吃个饭,甚至睡个觉,都是这辈子在中国的“最北”。

  傍晚时分,当游客还想继续探寻这片大地时,太阳默默地伸了个懒腰。初冬的太阳显得有些疲惫,据说夏至左右会格外精神。这里的天黑得特别早,令初来乍到的“南方人”有些不适应。

  当地居民如何度过漫漫长夜呢?答案让人大吃一惊,原来人们喜欢星空,并静静地欣赏,给自己安排一场“星光秀”,其中颇有一番乐趣。久久地仰望夜幕中的星斗,一颗颗璀璨、耀眼,闪烁着冷艳的光芒,星光下的夜极静,静得让人不忍做声。

  静里也藏着欢腾的笑。当一片片雪花,变成了雪球,人与雪的狂欢便开始了。每个人都成了雪国的孩子,打雪仗,打一整个童年的雪仗。松松软软的雪,像蛋糕中的奶油,被叠起,击中人的一瞬间又飞舞开来,漫天雪花纷纷,夹杂着雪地里晶莹剔透的笑。再来一场泼水成冰,在保温杯里装满热水,甩出后热水遇冷迅速结冰并泼洒成烟花状。

  更刺激的是马拉爬犁,就是马拉着拉车出行,这曾是漠河北部乡村的交通方式,现在已经演化成一种旅行体验了。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人在马车上躺好,盖好棉被保暖。马一动,就拉着你走了,可以实现盖着棉被出行的愿望,不过相机和眼镜都会迅速结霜甚至结冰。

  漠河,是极致的。当它的冬天来临,这里仿佛蕴藏着一场关于远方的极致盛宴。这场极致的盛宴,是18000平方公里的开阔,有你不可想象的长和宽,有你无法预料北的尽头。

  其实,若按照经纬度来算,乌苏里浅滩以北的中心航线,才是中国最北点,北纬55°33′43″。站在驴友自制的纬度坐标之处,面朝南方,张开双臂,整个中国都在你的怀抱之下。乌苏里浅滩也立了一块中国北极碑,上面调皮地写着“恭喜你找着北”,可惜这句漂亮的文案在漠河人口中,已经归属于北极村,乌苏里浅滩在宣传上只能叫做“漠河乌苏里浅滩”,看不出和最北的关系。

  北极村能战胜乌苏里浅滩,独占“最北”头衔,还是因为开发难度——边境沿线上,北极村是基础设施最好的******。

  此外,漠河还突出宣传了北极光的梦幻效果。这种宣传十分诱人,想象一下,站在广袤的大兴安岭乡村,仰望着绚烂,浩瀚,神秘,多彩的光带,灵动地在天际飘过,骇人的美丽,仿佛童话世界。

  为此,2000年,也就是要求建成旅游名城的那年,漠河特意将6月22日夏至日改为北极光节,作为全年旅游重点,邀请俄罗斯等地歌舞团表演。

  这些措施效果不错,每年的北极光节都热闹非凡。尔后,漠河陆续建成了石林地质公园、圣诞村、北红村等多个景点;2019年9月,漠河入选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虽然其旅游收入只是真正的旅游名城收入的零头,但漠河,这个传统的林业区似乎找对了方向,能够完成上级的一声命令了。然而,问题才刚刚开始。

  就像县城里那些粉刷改装的建筑一样,漠河旅游业透露着含混、模仿,带那么一点欺骗,但又不那么彻底。它像是没有经验的学徒,临时抓来什么方子,一切为了建成旅游名城,先弄起来再说。

  近几年,漠河又加大了对旅游的投入,例如举办汽车拉力赛。这使得漠河陷入到一种极端的现象:“旅游”这张牌,越抓越紧。难道,漠河没有其他产业发展吗?

  有的,但结果不妙,如房地产。漠河规划了拆迁安置小区,是国务院提出小城镇建设后建成的棚户区安置房,也是漠河修建标准化小区的开始;开发河东新区,建河滨别墅……然而,漠河的本地人口只有八万,收入低,购买力弱,旅游却没带来外地购买力,导致均价维持在2000元/平米左右。

  至于外贸,90年代中俄边贸恢复,漠河曾有国营的边贸公司,以轻工业品换取对岸的化肥、钢材等,然而热潮一过,边贸公司就撤销,漠河口岸的竞争力远远不如黑河、满洲里、绥芬河。卢布持续贬值,又是一大打击,现在,漠河街头几乎看不到俄罗斯人。

  从2014年4月1日起,黑龙江省森工林区全面停止木材的商业性采伐。随着森林资源的枯竭,当地也曾尝试过发展木耳和食用菌种植、毛皮养殖等林下经济。没有出路的人,全都扑向这一生财的门路,结果出现产能过剩。根源在于,大兴安岭林区离真正的市场,太远了!

  因此,和黑龙江的多数城市一样,漠河人口净流出,发展迟滞。但比其他城市更糟糕的是,漠河的多数人收入下降,物价却由于发展旅游业而上升。极端的天气下,漠河人不断地调整着对生活的预期。

  但对这座城来说,这并没有什么,过去的苦难也好、辉煌也罢,总会在奔腾的时间长河中变得云淡风轻。而在未来,如何穿越过去的苦难与辉煌,迎来下一个春天,才是一座城市真正的力量。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