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挂靠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信息网-中国建造师网

热门关键词: 

  “瓷娃娃”“木偶人”“蝴蝶宝贝”……这些看似童话般的名称,却对应着不同的罕见病。截至去年2月,我国罕见病患者总数已突破2000万大关。

  病虽罕见,关爱并未罕至。我国积极探索罕见病的“中国式解法”,努力破解罕见病防治难题。深圳在政策托底、服务创新、社会协同与科研攻坚等方面协同发力,构建罕见病关爱、诊疗良好生态,为罕见病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没有对症的药物,往往是横亘在罕见病患者面前的难题。即使有药可治,患者也往往面临着高额的治疗费用。深圳对症下药,精准解题。一方面,成立“罕见病高精尖研究联合中心”,致力于罕见病基础研究与新药开发。另一方面,兜牢民生底线,创新构建“基本救助+专项保障+慈善补充”的立体化救助体系,对符合特困人员、低保等条件的罕见病群体,给予不同层次的救助保障,减轻其负担。

  现实中,不少罕见病患者因心理压力巨大,成了“沉默患者”。对其进行心理关怀,给予更多包容与支持,至关重要。深圳建成11个“Vcare关爱空间”,为罕见病等大病儿童提供心理疏导等康复服务,开展活动2.2万场,患者焦虑缓解率达91.26%。同时,构建“医疗救助+教育支持+社会融入”三位一体帮扶体系,帮助罕见病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罕见,正加速被“看见”。目前已有90余种罕见病用药被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大幅减轻了罕见病患者的用药负担。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这势必可助力罕见病领域药物研发提速。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