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挂靠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信息网-中国建造师网

热门关键词: 

  10月14日是第15个“世界镇痛日”,今年活动主题是“全球预防疼痛年”。疼痛被认为是继血压、体温、呼吸和脉搏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而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有了疼痛,忍一忍就过去了”“痛并快乐着也是一种体验”。遇到疼痛真的需要“强忍”吗?疼痛如何预防?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头疼、肚子疼、颈肩腰腿痛……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疼痛。但很多人认为“疼痛只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生理现象,忍一忍就会过去”,或者吃些止疼片就能缓解。这种错误的认识让很多人至今仍忍受着疼痛的折磨。

  据统计,我国慢性疼痛患者高达8000万,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的不到65%,接受传统药物治疗的不到28%,接受神经调控疗法的不到0.002%。“这说明公众对疼痛的理解和认识还比较片面。实际上,急性疼痛是症状,而慢性疼痛则是一种病。”河南省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夏令杰说,随着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因骨质疏松、颈椎病、类风湿关节炎、肌肉劳损、肿瘤等引发慢性疼痛的人群日益增多。“这部分老年疼痛患者大约能占到慢性疼痛总人数的三分之一,相当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病人的总和。长期‘忍痛’不但使疾病加重,还会产生睡眠障碍、情绪障碍、食欲不振,从而使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夏令杰说。

  出现疼痛,就代表着身体发出了疾病的“信号”,这个时候就要查找疼痛背后的原因,通过“治本来治标”;其次,要及时通过预防和合理治疗,防止急性疼痛转化为慢性疼痛。

  早在2000年,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就出台了“疼痛规范化管理”的三部曲,第一步为“预防疼痛”,即在慢性疼痛病症还未发生时建立疼痛管理意识。“虽然没有客观的医学指标能够检测到疼痛,但很多疼痛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生活方式造成的,因此,疼痛是可以预防的;将‘关口前移’,很多疼痛是可以避免的。”夏令杰说,目前发病率较高的颈肩腰腿痛,看电脑的白领上班族和看手机的“低头族”是主要患病人群,这类人群就要通过调置电脑位置、进行腰背肌锻炼、劳逸结合等生活方式做好预防;青少年时期及时补钙、参加户外运动、外出防跌倒,就可以避免在晚年生活中遇到膝、腰、腿部关节痛;常见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最为严重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往往“欺负”老弱病人群,那么年轻的时候就请少熬夜、增强抵抗力。

  有了疼痛也千万别“强忍”,要及时去医院疼痛科就诊。截至2017年,全国有独立建制的疼痛科2000多个,******在案的全国疼痛医师近20000名。专家说,“疼痛科可用几十种微创介入技术对脊柱关节源性疼痛、神经痛、癌痛等7大类慢性疼痛疾病进行有效诊疗。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就能让很多疼痛患者通过‘精准、微创’的新型诊疗方式免去开刀做手术的经历。”

  麻醉技术、麻醉方式的发展进步,让很多疑难复杂的外科手术得以成功顺利地开展。但很多人仍有这样的担忧,“等手术做完之后,随着体内麻醉药物的代谢消失,病人苏醒后是不是还要忍受着刀口疼痛、或者手术后引发的其他疼痛?”其实这样的担忧没有必要。作为围术期医学的重要角色,麻醉医生对待每位手术患者的疼痛管理都是提前“做足了功课”。

  据省医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主任张加强介绍,手术前,麻醉医生会对每位患者的身体状况作出详细评估,“量身制定”手术麻醉方案;手术进行过程中,麻醉医生通过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注入麻醉药等“保驾护航”措施基础之上,在手术结束前15至30分钟时,会有针对性地运用一些镇痛药物、镇痛方式对术后疼痛进行预防。“比如术后疼痛率发生较高的胸外科、肝胆外科手术,我们会采用多模式镇痛,降低患者的术后疼痛;剖宫产手术实行椎管内麻醉之外,我们在手术快结束时会再做一个神经阻滞镇痛,预防、缓解产妇的术后疼痛;对于癌症手术,通过在术中运用一些减轻术后疼痛、止吐、抗焦虑作用的麻醉药物,有效配合患者的术后化疗,提高生活质量。”张加强说。

  在术后48小时的关键恢复期,患者还会享受到由麻醉医生主导的“术后疼痛随访小组”的及时跟进服务。得益于科学、规范、人性化的疼痛管理,近两年来,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术后疼痛发生率低于1%,远远低于全国30%左右的术后疼痛发生率。

  走出“手术室”,麻醉门诊、无痛分娩、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等诊疗服务也同样让“无痛”看病由梦想照进现实,舒适化医疗让就医更安心、更舒心。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