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为什么活得这样苦?
但是,他们也在努力寻找自我,追求真正的快乐和自由,试图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找到属于自己的活法。
我们从解决温饱问题的时代,进入了一个活法的时代。活法时代,每个人更注重的是精神和内在追求,但这些方面,以前的农业社会是没有太多的积累,没有值得我们参照的一些经验。
35岁左右的人,身上既有爷爷奶奶那一代农业文明的积累,又有爸爸妈妈那一代工业文明的奋斗精神,同时也有现在网络化时代的体验,内心深处就积累了太多,很难有一个特别好的沉淀。
我有一个学生是安徽铜陵人,毕业之后又回到铜陵,立刻就陷入到无休止的相亲,这正是一个发挥自己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专业价值的时代,但是社会对她的定义就是生儿育女,这对她造成了极大的一种限定。
当她父母看到这个女生的高中同学们都在生儿育女,就自己的女儿上了个大学,结果一下子变成和大家不一样。
后来没办法,她就离开了家,到宁波来找工作,因为她想摆脱代际压力,再后来她就考进了复旦的继续教育学院,活出了自己,这样的状态真的很好。
我们要走出洞穴,在古代希腊学术家布拉图的着作里,洞穴是一个比喻,他描绘了人的一种生活状态。在一个很深的洞穴,里面的那些人面朝洞穴,看到洞穴里有一些晃动的影子,他们以为看到的就是世界,不知道看到的只是虚幻的影子。这让他们的认知限定在洞穴里。
出洞穴之后,他忽然发现原来世界有山岗、有树林、有太阳、有河流,这个人站在洞外,面对这样一个真实的世界,该怎么办?有三种可能。
这个人跑回洞里告诉大家,真正的世界在外面,那些人听到后特别愤怒,觉得他在胡说八道,在摧毁大家原有的生活,然后大家一起把这个人给打死。
他想了想真实的世界这么大,自己从小到大都在望着影子长大,现在要扑向新世界,要重新认识、学习,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就心生畏惧,后来他回到洞里,就用一种自我欺骗式的看着影子,告诉自己这就是世界,这是自觉地当奴隶。
我在上海经常感叹,哪怕上地铁、下地铁,大部分人都看着手机,就感觉像个游魂一样,一些人出去旅行,当时拍了好多照片,结果都是自己的大头照。
其实,我在和学生家长聊天的时候,推荐他们给孩子买一个单反相机,因为我还没怎么见过一个人拿着单反自拍的。
为什么很多人恋爱婚姻中过得不好?好的爱情都是相互之爱,而不是爱自己。现在很多人在恋爱时,爱的是自己,没有真正的爱对方,更不用说回应。
梁启超写了一篇文章叫过渡时代论,他当时就意识到中国进入到一个过渡时代。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过得焦虑?因为没有根据,没有自己的逻辑。这是非常正常的,他们属于过渡时代的第一代,什么事情都没底。
涓生在民国北洋政府的机关里上班,大家都歧视他,因为他离经叛道。妻子子君在家里,活成一个平凡的家庭妇女,天天计较一些零零碎碎,日子越过越艰难。
一些家长也受过高等教育,也希望年轻人有创新,有探索,但是最好是别人的孩子去探索,自己家的孩子开开心心,这很有矛盾性。
这个时代的现代性发展还不充分,经济发展已经很现代了,但是文化、文明、价值观、游戏规则和思维方式还不够现代化,多元、宽容的环境氛围还很弱。
这一代年轻人经历了太多的变化,30年之后,这会成为了不起的历史。因为他们面临的问题很多,能积累出的经验很多,这代人肯定会产生伟大的思想,伟大的组织,伟大的文学。
但是你遇到的人,你的经历、感觉到的世界都变化了,然后积累到一定时间,你就有自己的话语,就有自己的想象,你跟别人就不一样了。
我们现在很多人在城市生活失去了根,受到社会上的形形色色的影响,但没有一个真实的、有根基的生命。
现在是个追求“得到”的时代,之前是个不平等的农业时代,充满的是贵族高官和农民们。现在我们在奔向中产化,我们要进行物质建设,社会的均衡度在发展,以前很难想象一个普通的市民有车子,也很难想象一个普通市民,哪怕贷款也能买个房子。
人们的心理深处是要追求一种平等性,这是我们人类最基本的一个动力,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在完成社会转型、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城市化。
从农业社会的不均衡发展,现在向着工业化、同质化发展,再往后就是个性化的发展,一个人不再以追求社会的条件为主,而追求社会本身,追求自己渴望的。
人工智能的发展特别快,千万不要按常规的想象去面对未来。全球化的时代是有无限前景的,整个国家迫切地需要年轻一代。
人类的生活里最大的自由,就在爱情,如果你要办一个公司,需要人力、资源、资金和空间,但爱情不需要。
古代是天上的鹊桥,现在年轻人自己搭自己的桥,我特别相信一个人在爱情领域不自由,其他任何领域不可能自由。
这个世界不是按照你最好的预想,给你回报,伴侣可能辜负你,朋友可能辜负你,甚至父母可能辜负你,但是你千万不能辜负自己。
说明:发布并不意味着我们赞同其观点,只为多一个视角看待问题,部分信息和图片无法核准,如涉权益,烦请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有融资需求请加微信(FA_rzj),为方便备注,申请好友时请发送(姓名·城市·公司·职务)
我们已经与阿里巴巴创新投资、达晨创投、高瓴资本、高榕资本、高特佳投资、戈壁创投、国新风投、国中创投、红杉资本、华映资本、火山石投资、IDG、经纬中国、今日资本、纪源资本、君联资本、联想之星、蓝驰创投、梅花天使基金、平安创投、启赋资本、软银中国、赛伯乐投资、赛富基金、深创投、天图资本、腾讯投资、五源资本、毅达资本、英诺天使基金、优势资本、真格基金、浙商创投、中国风投、中国文化产业投资等近千家知名投资机构2000余名专业投资人建立广泛联系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