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语》经典解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日期:2023-07-1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 浏览次数:179
孔子《论语》中,经典语句特别多,昨天我已经写了一篇解读论语中部分经典语句的文章,今天我将继续解读其中的经典语句。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可以与社会环境保持和谐相处,但是对待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独立的想法,而不是人云亦云;小人则恰好相反,没有独立看法,虽然看起来和他人想法一致,但其实没有做到实质意义的和谐融通。
确实如此,真正做学问和为人处世,就应该保持独立精神,对待事物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看法,能包容但也有自己坚持的底线,这是非常重要的。
《论语》中还说过,“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为人处世,一般都是言语说话比较少,而行动力却很强,也就是说的少做的多。
这句话和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有相同的意思,其实是孔子推崇要有行动力,而不应该只是夸夸其谈,毕竟事情能否做好,是靠行动去做的,而不是嘴上说说就行。
《论语》中还有这一句也非常经典,“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的意思是,读书人自身一定要有自己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社会责任重大,以后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
这句很经典,也是我很喜欢的。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而读书人作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确实要给自己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让自己不被所谓的物欲蒙蔽了双眼,坚持自己的内心,要对社会有责任感,忧天下之忧而忧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篇:金九银十是什么意思金九银十指的是什么
下一篇:关羽温酒斩华雄会有什么样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