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挂靠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信息网-中国建造师网

热门关键词: 

  翻拍自1965年《T-34鬼战车》的俄罗斯电影《T-34坦克》,讲述了1944年,四名被俘的苏联坦克兵用一辆半损坏的T-34坦克从纳粹坦克试验场成功逃脱,并凭着娴熟的坦克作战技能歼灭多辆德军坦克,最终成功返回家乡的传奇经历。尽管电影中屡屡上演的带有夸张和戏剧化色彩的T-34坦克单挑多辆德军“豹”式坦克剧情,因带有极强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和民族幻想,而被广大网友戏称为战斗民族版的“抗德神剧”。但令人毋庸置疑的是,T-34坦克的车长伊乌什金少尉对坦克单车战术的独到理解和合理运用,以及全车乘员过硬的战斗技能,使得这种带有“神话般”色彩的剧情并不显得那么突兀。下面我们便从专业的视角围绕影片中三幕战斗场景分别对T-34坦克单车的战术运用进行剖析。

  战斗发生在1941年,德国以闪电战突袭苏联,在距离莫斯科30多千米的一个小村庄上,坦克车长伊乌什金少尉临危受命,奉命防守村庄掩护旅部和医院撤退,在仅有1辆坦克的情况下,协同步兵,通过伏击战,成功抵御了由耶格尔率领的1个德军坦克连的围剿。战斗最后,以耶格尔对伊乌什金少尉的背后一枪结束,整个战斗持续近30分钟,从出敌不意伏击到正面抗击,一气呵成。

  这场战斗在兵力对比极其悬殊的情况下,能够艰难取胜,主要得益于如下战术的运用:一是T-34坦克与步兵密切协同。伊乌什金少尉在与支援其作战的步兵指挥员研究战斗形势时,共同确定了步兵设置假目标(反坦克炮)吸引德军注意,而后由T-34坦克从侧面打击敌坦克行军纵队的战斗方案。这一方案的确定,为T-34坦克及早尽多地歼灭德军坦克创造了条件。战斗打响后,苏军步兵又通过在木柴堆内隐蔽地设置发射阵地,有效歼灭了协同德军坦克作战的步兵,减轻了德军步兵反坦克手(主要是掷弹兵)对T-34坦克的威胁。二是T-34坦克合理地选择了基本和预备发射阵地。防御战斗中,坦克单车的基本发射阵地是发扬火力消灭敌人的主阵地;预备发射阵地则是基本发射阵地位置暴露、不便于发扬火力或防御工事被敌人破坏时的预备阵地。

  此次战斗,伊乌什金少尉将基本发射阵地选择在村庄外围,与太阳升起相同的方向上,其好处在于,外围没有村庄房屋的遮挡,视界更为开阔,便于观察和射击。且德军坦克只能从逆光方向进行观察,不利于其坦克观察和搜索己方车辆。在此基础上,伊乌什金少尉还带领全车乘员使用干草对T-34坦克进行了伪装,改变了坦克形状,较好地隐蔽了自己。凭借合理的阵地位置和巧妙的伪装,T-34坦克连续歼灭了德军3辆坦克。阵地位置暴露后,车长又及时指挥坦克沿事先选定的路线转移至预备发射阵地——马厩内,这一阵地位于村庄内部,位置更加隐蔽,且敌在明我在暗。在充分发挥这一阵地优势歼灭德军2辆坦克后,T-34坦克与德军指挥官耶格尔的坦克转入运动战,双方势均力敌,打成平手。在伊乌什金少尉营救受伤的驾驶员过程中,突遭耶格尔背后冷枪,最终两人被德军俘虏,其余2名乘员战死,战斗就此结束。

  时间一晃到了1944年,二战已接近尾声,苏军全面转入战略反击阶段。被俘的伊乌什金少尉被送入德军集中营关押,在这里被已晋升为上校的老对手耶格尔选中,并让其从集中营中挑选坦克乘员,修复1辆从前线毫米坦克炮)用于训练德军坦克部队。而后这四名苏联坦克手鬼使神差地从受损坦克中发现了6发炮弹,使T-34坦克重新具备了战斗能力,在与德军坦克的训练中抓住机会成功逃脱,逃向300千米外的捷克斯洛伐克。

  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考虑德军会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让苏军坦克手轻易地得到了6发坦克炮弹,而后不费吹灰之力从德军眼皮子底下溜走剧情的合理性。无论如何,伊乌什金少尉确实打了一场精心设计的有准备之仗,其坦克单车战术的运用也是煞费苦心,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堆制沙盘熟悉了试验场地形情况,为快速逃脱奠定了基础。在安置T-34坦克苏军士兵遗体时,伊乌什金少尉将整个坦克试验场的地形地貌尽收眼底,在修理车间他用沙盘再现了坦克试验场的地形情况,并叮嘱每名乘员“要像熟悉国际歌那样了解试验场的每一处地形”,以便于抓住机会迅速逃离。事实也证明,在德军4辆坦克围歼T-34坦克的训练开始以后,T-34坦克能够以最快速度从试验场大门逃离,以致于德军无计可施,只能眼巴巴看着T-34坦克消失在远方,全都得益于全车乘员对试验场地形的熟记于心。

  二是利用烟雾遮蔽,最大限度地保存了自己。与德军4辆坦克的对抗开始以后,尽管T-34坦克有一定的胜算,但伊乌什金少尉在综合权衡多种因素后,还是决定不与敌恋战。一方面,己方弹药有限,后续战斗还有需要,留下更多的弹药也就多了一份生还的希望;另一方面,毕竟当时敌众我寡,哪怕战斗中T-34坦克仅仅被敌方击伤,也会严重影响整个逃离计划的实现。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最好的策略无疑是利用烟雾遮蔽,不与德军战斗,并使德军坦克丧失目标,趁德军混乱来不及做出反应之际,迅速逃离。

  三是弹种选择合理。T-34坦克意外地收获了6发炮弹,其中2发榴弹,4发穿甲弹。穿甲弹通常用于消灭敌装甲目标,而榴弹多用于歼灭敌集团步兵等有生力量。逃离坦克试验场的战斗虽然短暂,但伊乌什金少尉还是通过合理地弹种选择,将T-34坦克的战斗效能发挥到了极致,在用穿甲弹秒歼1辆“豹”式坦克后,伊乌什金少尉又将复仇的火焰发泄到了德军的指挥塔楼上,为尽多地杀伤内部的德军官兵,少尉下达了装填榴弹的命令。设想如果耶格尔上校没有提前发现T-34坦克,并撤离塔楼,后续T-34坦克突出重围的速度还会更快。

  战斗到了最后关头,高潮也是层出不迭。面对小镇上4辆德军“豹”式坦克的围捕,伊乌什金少尉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先后歼灭了3辆德军坦克,最终与耶格尔上校所在的坦克进行决斗,在成功规避了“豹”式坦克炮弹的直接命中后,硬是采取“坦克冲撞”的方式赢得了最后的胜利。但T-34坦克也因履带被打断而丧失了机动能力,最终4名坦克手对损毁的T-34坦克进行了破坏,以防止其落入敌手,而后徒步到达了捷克斯洛伐克,成功突出重围。

  这一幕战斗是城市战场环境下的夜间战斗,对于伊乌什金少尉而言,战场环境陌生,敌在暗我在明,战斗更加棘手,决策上一个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让全车乘员陷入不利境地,进而导致全盘皆输。因此,伊乌什金少尉每一个指挥口令的下达均经过了深思熟虑,让人不由得慨叹这是一幕坦克单车战术“教科书”式的经典战斗。具体战术运用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利用“敲击声”作为简易信号进行车内协同。进入小镇后,伊乌什金少尉通过道路两边的婴儿车等物品,判断耶格尔上校已经对小镇居民进行了疏散,并布置了伏兵。为此,他指挥全车避开大路,沿小巷向前机动。由于T-34坦克没有夜视器材,伊乌什金少尉只能打开炮塔门进行车外观察,但没有电台,无法通过车内通话器进行语音协同,一旦发现德军坦克,就无法指挥驾驶员控制T-34坦克的机动。这一切并没有难倒伊乌什金少尉,他与驾驶员斯捷潘提前约定了简易信号,用金属敲击驾驶窗的声音代表前方有敌情,需要坦克迅速倒车并调头。这一简易信号简洁明了,当前方出现耶格尔的坦克后,T-34坦克迅速做出了反应,德军坦克射出的炮弹与T-34坦克擦肩而过,成功逃过一劫。

  二是精确筹划突出包围圈。惊心动魄的一幕刚刚过去,伊乌什金马上冷静下来。他意识到周围的环境肯定是危机四伏,为保险起见,他下车观察了周围情况,发现被3辆德军坦克包围,经过一番思索,他回到车内通过示意图为全车乘员明确了任务:命令炮手下车战斗,趁德军坦克车长打开炮塔门观察之际,用手榴弹进行偷袭;待偷袭成功后,驾驶员迅速驾驶坦克撞开对面围墙突出包围。虽然这一行动方案带有较强的“赌一把”色彩,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又不得不说是最优方案。其高明之处在于:考虑到街道的宽度为8米,T-34坦克在当时情况下,运动速度能达到5.5米/秒,通过街道需要1.5秒的时间。尽管这个时间很短暂,但德军3辆坦克已牢牢锁定T-34坦克,被击毁的可能性很大,如采取下车战斗方式,趁德军不备,通过杀伤其坦克乘员的方式进行偷袭,不仅可以将敌情威胁降低至2辆坦克,更重要的是吸引了德军注意,为撞破围墙突出包围赢得时间。通过这个战斗场景也将伊乌什金的战术素养和指挥才能演绎到了顶峰,让人不由得对这名以优异成绩完成坦克车长课程的少尉军官点赞。

  三是坦克曲线运动决胜耶格尔“豹”式坦克。战斗的最后,惺惺相惜的老对手伊乌什金少尉和耶格尔上校决定采取单坦克决斗的方式一决雌雄。这场看似公平的决斗,实际上由于T-34坦克只剩下1发炮弹而变得极不对等。在这场只有“千分之一”胜出概率的决斗中,伊乌什金少尉所采取的战术手段也极为简单粗暴——开足马力接近“豹”式坦克,曲线运动规避对方坦克炮弹的同时伺机消灭对手。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这场决斗胜利的关键——曲线运动。曲线运动实际上是坦克单车规避运动的一种,主要用于规避敌方的反坦克导弹,由于坦克炮弹(尤其是穿甲弹)飞行速度较快,对其的防护作用甚微。由此也可以看出,在这种九死一生的情况下,伊乌什金少尉选择这种防护动作也实属无奈之举。坦克的规避运动包括突然起车、突然停车和曲线坦克与“豹”式坦克处于相向运动状态,因此曲线运动才能起到防护效果,而曲线运动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则是坦克在速度、转向角度和每次转向运动的距离上都能够合乎要求。从电影画面来看,伊乌什金少尉也是深谙这一动作要领,T-34坦克在驾驶员斯捷潘的操纵下像一头咆哮的狮子,猛轰油门前进,而后突然拉下一侧的操纵杆进行第一位置转向(大角度转向),并充分利用桥面的宽度使转向距离足够。在成功避让两发炮弹之后,终于抓住机会击中了“豹”式坦克,同时在己方坦克履带被打断的情况下,拼劲全力冲撞“豹”式坦克,最终使其翻落桥下。整个决斗过程伴随着炮弹命中发出的金属碰撞声,配以至少超过100万帧的慢动作视觉效果实在是吊足了观众胃口,让人看后心境久久不能平息。

  T-34坦克被公认为二战最好的坦克,但缺少了合理的战术运用,也无法成就本片诸多精彩纷呈的看点。也由此证明了一条亘古不变的道理: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在于人,凭借武器装备的强大,虽然能够暂时取得优势,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正可谓:T-34坦克早已风光不在,战术却仍经久不衰。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